羅永浩與連鎖餐飲集團西貝的“預制菜紛爭”愈演愈烈,爭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到底什么才是預制菜?商家到底有沒有公示?作為消費者如何才能知曉這些信息呢? 預制菜因為儲存方便、操作簡單,受到不少工作忙碌的年輕白領普遍青睞,其實市面上的不少餐飲商家使用的部分食材也并非現場烹飪。9月12日上午,零距離記者在南京南站附近的老娘舅門店了解到,銷售的一部分菜品不是現場加工制作。您想要了解,我們會有專業(yè)人員跟您對接,我們屬于運營端的,不一定能給出準確回答,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米飯,蒸蛋等這一類是門店現做的,從原材料,包括魚,米飯,蔬菜這一類現做,其他的中央廚房統(tǒng)一生產。
隨后,品牌方一位負責人與記者取得聯(lián)系,她表示,門店所售菜品中,只有部分是現場烹飪,其余均為企業(yè)中央廚房配送。但她一再表示,這些菜品并不屬于預制菜范疇。 目前我們有四個中央廚房,浙江安徽兩個地方,線下門店加工,都是從中央廚房進入門店。按照中央廚房建設,不會添加任何防腐劑,而且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管理,在食品安全板塊可以保障。大米直接進入到門店,這部分是現場做的。按照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文件解釋,我們不屬于預制菜范圍,就沒有公示。
老娘舅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消費者的建議,目前已經在小程序端對餐品名稱進行備注,一顆星代表央廚制作,二星代表門店制作,三顆星一般為套餐。測試階段會多聽顧客意見,再持續(xù)完善。
這個建議非常好,需要我們去持續(xù)優(yōu)化,對我們品牌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可以直接在我們的小程序上調整,因為小程序來的快,點餐時候就能夠看到。
零距離記者了解到,長久以來,業(yè)內對預制菜并未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定義,相關標準多是由地方和行業(yè)制定的,但各地標準并不明晰。
2024年3月21日,多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jiān)管 促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通知》。盡管該《通知》明確了預制菜的基本范,但大家對預制菜概念的普遍認知,與預制菜國家標準中的定義可能存在差異。不少市民認為,即使非現場制作的菜品不屬于預制菜,但是否為現場烹飪的也應該向消費者公示。
我一般都會看廚房,有些廚房是開放式的,選擇這樣的餐廳。不然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到外面去吃了,自己帶飯或者在家里做了。
消費者
如果是預制的我覺得也可以,偶爾上班的時候吃一下,有的也是健康的。
零距離記者發(fā)現,已經有一些商家開始對菜品是否現場烹飪進行公示。老鄉(xiāng)雞的一家門店公示了菜品加工登記劃分公示牌。分為:餐廳現做、半預制、復熱預制三類。其中半預制是指部分原料在自有中央廚房處經漂燙、過油、鹵制等工序,預制成半成品,通過冷鏈物流,在餐廳現場烹飪出品。復熱預制是指:原料在自有中央廚房處燒制成熟品,經冷鏈物流在餐廳復熱出品。 如果有顧客感興趣,都會詳細介紹。餐廳現做的占比比較高,半預制就是我們央廚或者外采的,我們自己的中央廚房,復熱預制的只有鹵肉飯,糖醋排骨是屬于半預制,中央廚房自己燒的,價格牌上標綠的都是我們餐廳自己燒的,現切現做的。
門店負責人表示,之前不少消費者在點單前并不知道菜品是不是現場烹飪的,現在公示牌推出后,門店在所有菜品標簽上都做好了標識,直接打消了消費者的疑慮,效果非常好。 只有這個標識牌可能不太明顯,所有的價格牌上都有標識,顧客有的介意預制的就不會選擇。 零距離記者了解到,菜品現場烹飪已經成為不少餐廳的主打賣點,在另外一家快餐店,負責人表示,門店所有菜品都是現場烹飪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部分餐廳,因為場地條件有限,使用非現場烹飪、復熱菜品的方式并不少見。這能夠解決餐廳出餐速度慢、后廚人手不足、連鎖餐廳的味道缺乏統(tǒng)一等問題。但是否為提前烹飪的,如果消費者在意就應該告知。目前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加強了監(jiān)管,如果銷售的菜品并非現場烹飪卻以現場烹飪?yōu)橘u點則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可以投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