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姓氏書辨證》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鄧名世撰。而其子椿裒次之。名世字元亞,臨川人。祖孝甫,見《宋史·隱逸傳》,即原序所稱文昌先生者是也。椿有《書繼》,已著錄。李心傳《系年要錄》稱紹興三年十月,詔撫州進(jìn)士鄧名世赴行在,以御史劉大中薦也。四年三月乙亥,上此書。時吏部尚書胡松年以其貫穿群書,用心刻苦,遂引對,命為右迪功郎。王應(yīng)麟《玉!匪d亦同,惟言名世初以草澤得召,上書后始詔賜出身,充史館?!吨熳诱Z類》又謂其以趙汝愚薦,以白衣起為著作郎,后忤秦檜勒停。均與心傳所記不同,則未詳孰是耳!段墨I(xiàn)通考》、《宋·藝文志》俱作四十卷,惟《宋會要》作十四卷,《中興書目》作十二卷,殆傳寫之訛。其書長於辨論,大抵以《左傳》、《國語》為主。自《風(fēng)俗通》以下各采其是者從之,而於《元和姓纂》抉摘獨(dú)詳,又以《熙寧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譜》二書互為參校,亦往往足補(bǔ)史傳之闕。蓋始於政宣而成於紹興之中年,父子相繼,以就是編,故較他姓氏書特為精核!吨熳诱Z類》謂名世學(xué)甚博,姓氏一部,考證甚詳,蓋不虛也。后椿作《書繼》,亦號賅洽,殆承其討論之馀緒乎。宋時紹興有刊本,今已散佚!队罉反蟮洹飞⒏健肚Ъ倚铡废,已非舊第。惟考王應(yīng)麟所引原序,稱始於國姓,馀分四聲,則其體例與《元和姓纂》相同。今亦以韻隸姓,重為編輯,仍厘為四十卷,目錄二卷。其復(fù)姓則以首字為主,附見於各韻之后。間有徵引訛謬者,并附著案語,各為糾正焉。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類書類一
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jīng)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nèi),乃無類可歸!痘视[》始於魏文,晉荀勖中經(jīng)部分隸何門,今無所考!端逯尽份d入《子部》,當(dāng)有所受之。歷代相承,莫之或易。明胡應(yīng)麟作《筆叢》,始議改入集部,然無所取義,徒事紛更,則不如仍舊貫矣。此體一興,而操觚者易於檢尋,注書者利於剽竊,轉(zhuǎn)輾稗販,實(shí)學(xué)頗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遺文舊事,往往托以得存!端囄念惥邸、《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諸編,殘璣斷璧,至捃拾不窮,要不可謂之無補(bǔ)也。其?家皇氯纭锻彰洝分愓撸瑒e無可附,舊皆入之類書,今亦仍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