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至論前集》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源流至論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續(xù)集》·十卷、《別集》·十卷(內府藏本)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續(xù)集》十卷,宋林駉撰!秳e集》十卷,宋黃履翁撰。駉字德頌,寧德人。嘗以易魁鄉(xiāng)薦,事跡具《閩書》?夹l(wèi)湜《禮記集說》引有林坰之語,其字從土,未審為一人二人。履翁字吉父。不知其里貫,疑亦閩人也。宋自神宗罷詩賦,用策論取士,以博綜古今,參考典制相尚。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窮。於是類事之家,往往排比聯(lián)貫,薈稡成書,以供場屋采掇之用。其時麻沙書坊,刊本最多。大抵出自鄉(xiāng)塾陋儒,剿襲陳因,多無足取。惟章俊卿《山堂群書》考索最為精博。是編於經(jīng)史百家之異同,歷代制度之沿革,條列件系,亦尚有體要。雖其書亦專為科舉而設。然宋一代之朝章國典,分門別類,序述詳明,多有諸書不載者。實考證家所取資,未可以體例近俗廢也。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類書類一
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jīng)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乃無類可歸。《皇覽》始於魏文,晉荀勖中經(jīng)部分隸何門,今無所考。《隋志》載入《子部》,當有所受之。歷代相承,莫之或易。明胡應麟作《筆叢》,始議改入集部,然無所取義,徒事紛更,則不如仍舊貫矣。此體一興,而操觚者易於檢尋,注書者利於剽竊,轉輾稗販,實學頗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遺文舊事,往往托以得存!端囄念惥邸贰ⅰ冻鯇W記》、《太平御覽》諸編,殘璣斷璧,至捃拾不窮,要不可謂之無補也。其專考一事如《同姓名錄》之類者,別無可附,舊皆入之類書,今亦仍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