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說》卷三 經(jīng)部三
《易說》·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趙善譽撰。善譽字靜之,宗室子也。乾道五年試禮部第一。累遷大理丞,潼川路提刑轉(zhuǎn)運判官。事跡見《宋史·宗室傳》。是編載陳振孫《書錄解題》。振孫稱其每卦為論一篇,蓋為潼川漕時進呈之本。今考其書,於各卦名義之相似者多參互以求其義。如云:“《頤》、《井》、《鼎》皆有養(yǎng)人之義,豈非養(yǎng)人之利溥,故多取象以示人耶?”又云:“三卦義雖不同,皆以上爻為吉。故《頤》之‘由頤’,井之‘勿幕’,鼎之‘玉鉉’,皆在上爻也!敝领陡髫灾,亦往往比類以觀之。如《乾卦》云:“初九之辭,決戒之切也。九四之辭,疑則與之進也。九三之辭,詳猶可勉也。上九之辭,直則不可為也。圣人之言,纖悉委曲,一至於此!亦惟恐其陽剛之或偏而已!闭摗独へ浴吩疲骸啊肚、《坤》二卦,惟二五兩爻為善,而他爻皆有戒之之辭!庇衷疲骸啊乃潇兑魂幹摇潇抖鄳种,三猶可以‘含章’而從事,上則至於‘龍戰(zhàn)’而道窮。亦《乾卦》爻辭不同之意!闭摗额U卦》云:“《頤》以養(yǎng)正而不妄動為善。下卦震體有動而求養(yǎng)之象,故三爻皆兇。上卦艮體有靜而知止之象,故三爻皆吉!闭摗陡镓浴吩疲骸皟(nèi)明則見理必盡,外說則無咈於人情。不如是而能革者,未之有也!闭摗豆(jié)卦》云:“六四一陰柔而應(yīng)於初,又上承九五之陽,能安於節(jié)者安,則無所往而不通,故曰‘亨承上道也’。九五居尊得位,剛健中正,節(jié)之當(dāng)者也,當(dāng)則無所往而不可,故曰‘甘節(jié)吉,往有尚’。以其在臣,故曰‘安’曰‘亨’,言己能安之則亨也。以其在君,故曰‘甘’曰‘吉’,言施之天下,人皆美之,然后為吉也!逼湔摻悦靼渍。朱子謂其能擴先儒之所未明。馮椅《易學(xué)》亦多取之,謂其能本畫卦命名之意,參稽卦爻彖象之辭,以貫通六爻之義而為之說,蓋不虛美也。自明以來,外間絕少傳本,故朱彝尊《經(jīng)義考》注云“已佚”。今《永樂大典》具載於各卦之后,僅闕《豫》、《隨》、《無妄》、《大壯》、《晉》、《睽》、《蹇》、《解》、《中孚》九卦。因搜緝成編,資說《易》家之參考!端问贰に囄闹尽繁咀鞫,今以其文頗繁,釐為四卷焉。
卷三 經(jīng)部三
○易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