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圖通變》卷三 經(jīng)部三
《易圖通變》·五卷、《易筮通變》·三卷(兩江總督采進(jìn)本)
宋雷思齊撰。思齊字齊賢,臨川人。宋亡之后,棄儒服為道士,居烏石觀。后終於廣信。事跡具袁桷所撰《墓志銘》。是編前有揭徯斯《序》,稱所著有《老子本義》、《莊子旨義》數(shù)十卷及《和陶詩(shī)》三卷。吳全節(jié)《序》又稱其有《文集》二十卷。今皆未見,惟此二書存。其《易圖通變自序》,謂“《河圖》之?dāng)?shù)以八卦成列,相蕩相錯(cuò),參天兩地,參伍以變,其數(shù)實(shí)為四十,而以其十五會(huì)通於中”。所述《河圖洛書參天兩地倚數(shù)之圖》、《錯(cuò)綜會(huì)變》等圖,及《河圖遺論》,大旨以天一為《坎》、地二為《坤》,天三為《震》、地四為《巽》、天七為《兌》、地六為《乾》,天九為《離》,地八為《艮》,而五十則為虛數(shù),其說雖與先儒不同,而案以“出震齊巽”之義,亦頗相吻合。林至《易裨傳序》所謂“易道變化不窮,得其一端,皆足以為說”者也。
其《易筮通變》凡五篇:一日《卜筮》、二曰《立卦》、三曰《九六》、四曰《衍數(shù)》、五曰《命蓍》,亦多自出新意,不主舊法。白云霽《道藏目錄》載二書於《太玄部·若字后》中。蓋圖書之學(xué),實(shí)出道家,思齊又本道家衍說之,以附於《易》,固亦有由云。
卷三 經(jīng)部三
○易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