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是一座朝鮮族風(fēng)情濃郁的旅游城市。延吉的年味兒因朝鮮族民風(fēng)、民俗文化,而獨具特色。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會看見身穿盛裝的朝鮮族男女老少們載歌載舞。
在朝鮮族民俗園,游客可以體驗地道的朝鮮族生活!這里40棟朝鮮族民居有9棟是朝鮮族百年老宅。
這里建筑風(fēng)格有特點,拍照很出片,所以也吸引了無數(shù)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延吉人的早飯,吃得有多豪橫?
在延吉,家鄉(xiāng)的年味是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無論是游客,還是異鄉(xiāng)歸來的游子,大家體驗延吉美食可以從這里開始。
延吉水上市場作為延吉市最大的早市,最能體現(xiàn)當(dāng)?shù)孛褡屣L(fēng)情,從頭走到尾,朝鮮族特色美食讓你吃不夠也看不夠。
“牛肉湯在我們延邊人的食物當(dāng)中,是一個非常特殊存在,很少有一種食物是可以又被當(dāng)作為早餐,又被當(dāng)作為午餐,又被當(dāng)作為晚餐的。同時,也是我們?nèi)粘R恍┲匾木鄄彤?dāng)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道菜之一!
喝完這熱氣騰騰的牛肉湯,還要來一點江米團(tuán)子,這可是延吉人喜愛的早餐之一。
在延吉,糯米制成的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像這個炒年糕,吃一口就讓你忘不掉了。
這幾年,水上市場的火爆,主要來自延吉美食的強(qiáng)大吸引力,當(dāng)然也離不開攤主們的熱情好客。
顏值高,味道好!這些朝鮮族地道年味兒,你心動了嗎?
美食是過年期間的重頭戲,延吉的年味兒有什么不一樣?
米糕,是朝鮮族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美食,也是朝鮮族過年必備的年味之一。它是將糯米蒸熟后用木槌打制而成,故也名“打糕”。
李香丹家族世代都會做朝鮮族米糕,今天正帶著兩個兒子制作傳統(tǒng)米糕。
李香丹家的米糕,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不斷創(chuàng)新,金達(dá)萊花、朝鮮族福袋,還有這個漂亮的朝鮮族傳統(tǒng)服飾,這些朝鮮族的特色都能做成精致的花米糕。
“無酒不成席”,過年朝鮮族的餐桌上最不能少的就是傳統(tǒng)家釀的米酒。
朝鮮族把這種米酒稱為馬格力酒,這釀造技藝也是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每逢重要節(jié)日,熱情好客的朝鮮族總要奉上馬格力酒招待客人。
冬天是釀造馬格力酒的最佳時節(jié),馬格力酒非遺傳承人李福德老師,今天要帶著他的徒弟給我們展示一下這釀酒的傳統(tǒng)技藝。釀酒無小事,每一個細(xì)枝末節(jié)都關(guān)乎酒的品質(zhì)。
要想釀造美味的馬格力酒,先將大米放進(jìn)大鍋中煮熟,放入涼水降溫,加入麥芽粉后發(fā)酵5小時左右,用白布過濾倒入鍋中再煮,舀入缸里晾涼后拌上碎酒曲,裝在壇子里密封,在20℃左右的溫度下發(fā)酵3-5天。打開壇蓋,芳香四溢的米酒便釀成了。
馬格力酒發(fā)酵用的酒曲,是釀酒工藝中的精髓,酒曲是一種用于發(fā)酵的制劑,它在傳統(tǒng)的釀酒工藝中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酒曲的成敗,極大地影響著酒的味道和口感。
從一粒米到一滴酒,傳統(tǒng)技藝賦予米酒濃郁的酵香,年味也都藏在這酒香中,越發(fā)耐人回味。
包飯是朝鮮族喜愛的美食之一。將洋蔥、蘋果、大蔥等放入鍋中,再倒入海鮮醬油、老抽、玉米糖稀,放入精心挑選肥瘦相間的排骨五花肉鹵制,待豬肉完全入味后撈出,切成薄厚正好的肉片。
選用蘇子葉、生菜、白菜葉等十幾種蔬菜葉,和五花肉片一起擺盤,就可以上桌啦!新鮮蔬菜的清新和肉質(zhì)的香美相中和,香而不膩。
過年怎么能少得了延吉米腸?這也是朝鮮族美食的一個代表,將浸泡后的糯米中倒入豬血攪拌均勻,再依次放入肉餡、白菜、蔥花、毛蔥等調(diào)味料。準(zhǔn)備好內(nèi)餡就可以灌腸了,腸衣在一次次填充中慢慢豐盈起來。灌好的米腸打個結(jié)就可以放入鍋中蒸,制作好的米腸色澤光亮,肥美的豬大腸包裹著黏黏的糯米,象征著親情的長久和濃郁。
過年吃餃子是不少地方的年俗,不過您吃過延吉的土豆餃子么?餃子皮需用凍土豆粉和好的面,取適量面團(tuán),不用搟面杖,而是用手捏出餃子皮,包入辣白菜餡料,放入鍋中蒸熟。做好的土豆餃子雖然其貌不揚,但吃進(jìn)嘴里有彈性更勁道,與面粉做出來的餃子口感截然不同。
紅燒明太魚在春節(jié)期間尤其受到食客的青睞。清洗明太魚,準(zhǔn)備秘制醬料和蔥姜蒜。出鍋滾油,蔥姜蒜爆香,放入醬料,再放進(jìn)明太魚進(jìn)行燜煮,煮沸后熄火,起鍋擺盤。紅燒明太魚不僅味道鮮美,更承載著人們對來年富足生活的祈愿。
江米雞是朝鮮族逢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主菜,土雞放入鍋中煮熟,盛出土雞備用,將鮮美的雞湯倒入江米中,再加蜂蜜和油攪拌均勻,放入紅棗、枸杞和人參,開火慢煮、燜熟,讓米飯中的水分進(jìn)一步蒸發(fā),米飯變得更加松散軟糯。整雞搭配香噴噴的江米飯,一道過年時的滋補(bǔ)美味就做成了。
延吉人過年,經(jīng)常會炒上一盤辣炒海兔招待客人。水燒開后,放入處理好的海兔焯燙數(shù)十秒,出鍋前放料酒去腥,擠干水分備用。鍋里倒油,油熱后先放姜絲和干辣椒爆出香味,然后把洋蔥絲、胡蘿卜片、青椒絲一起放進(jìn)去充分翻炒,再放海兔翻炒幾下,放少許鹽、醬油和白糖提鮮,最后放蒜泥翻炒后出鍋。
這道菜,名為月亮糕。清洗紅豆,焯水,放少許鹽,慢煮1小時,再放綿白糖,然后不停攪拌,讓紅豆自然散開,放涼備用。按比例調(diào)配大米粉和糯米粉,加少許鹽,充分?jǐn)?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24px; font-family: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拌后,放適量的熱水開始和面,把面團(tuán)分成合適的大小,上鍋蒸20-25分鐘。趁熱將蒸好的面團(tuán)搟成面皮。紅豆捏成小團(tuán),放在面皮上,用面皮把紅豆包裹起來,用杯子壓出半圓狀。月亮糕是朝鮮族的傳統(tǒng)美食之一,外形似圓月,寓意團(tuán)圓美滿。
大醬排骨,排骨先焯水,用溫水把排骨上面的血沫清凈,大鍋中放足量的水,再放排骨、大蔥、生姜、大蒜瓣和大醬,燉1個小時,再把焯好水的小白菜放在鍋里,煮10分鐘后出鍋。
朝鮮族癡迷于各種明太魚吃法,總是能將明太魚吃出花樣,吃出美味。辣拌明太魚絲,熱油倒在粗辣椒面上制成辣椒油,將明太魚撕成絲,用啤酒泡發(fā)后攥干水分,放少許細(xì)辣椒面,給明太魚絲上顏色,再放洋蔥絲、蒜泥、辣椒油、鹽、醬油、綿白糖、白醋和糖稀,放香菜輕輕抓拌,裝盤后撒芝麻裝飾。這道特色小菜,入口鮮辣,越嚼越感細(xì)膩柔軟,伴隨明太魚特有的鮮香充盈口腔,超級滿足!
一頓團(tuán)圓飯足以治愈一切。平日里為生活奔波的家人,此刻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家鄉(xiāng)的美食,用滿滿的儀式感迎來龍年好兆頭。
到延吉過年,除了品嘗當(dāng)?shù)靥厣?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24px; font-family: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美食外,還可以觀賞朝鮮族舞蹈,打卡網(wǎng)紅彈幕墻,體驗燈光秀。
這里的年味兒融合在民族音樂和舞蹈中,充滿激情和活力,來延吉過一個不同尋常的新春佳節(jié)吧!
【本期完整視頻】https://tv.cctv.com/2024/02/12/VIDENCZbMOqXprYzJjKIiUhd240212.shtml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