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8日,廣東佛山的街頭陰冷肅殺,仿佛被一片無形的陰影所籠罩。佛山工人運動的代表張云峰遭到國民黨反動軍警100多人的包圍襲擊,不幸被捕。
張云峰,1900年8月出生在廣東省南海市顯綱村(現(xiàn)佛山市顯綱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24年初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投身工人運動。
這組首次披露的照片,是國民黨當局在珠江沿岸修建的“懲教場”,美其名曰是“懲罰教育”的場所,實則是昏暗狹小的監(jiān)獄。張云峰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后,就被關(guān)押在這里。
張云峰雙腳緊扣鐵鐐鏈,身睡狹窄的“鴿籠頭”,吃著腐爛發(fā)臭的牢飯,經(jīng)受著嚴刑拷打,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盡管如此,獄中他與其他革命同志一起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南石頭特別支部,堅持與敵人斗爭。
1928年10月6日,得知自己就要赴刑場,張云峰拿起毛筆,在一張藥丸說明書的背面寫下了給妻子和母親的絕筆信。
母親、浣娥:
云峰絕筆
寫下這封信兩個小時后,張云峰被押赴刑場,在廣州東校場英勇就義,年僅28歲。
陳力 軍事科學(xué)院 研究員
什么樣的人,能夠在生命進入倒計時,僅剩兩小時的時候,還能夠這樣地從容、平靜、面帶笑容?我認為,只有信仰堅定的人,才會這樣堅毅、無畏。
張達良
廣東省佛山市顯綱村 村民
我們?nèi)ヌ酵臅r候,從枕頭里面拿出一張紙條給我們看,我們一看就是那個絕筆信。她把那封絕筆信隨身攜帶,不離不棄。
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期
無數(shù)像張云峰一樣的革命者
懷揣著熾熱無畏的愛國之情
前赴后繼
踏上舍身救國的革命之路
1927年年底,潛伏在上海的中共地下黨員史硯芬接到了江蘇省委的特殊任務(wù)——擔(dān)任共青團南京市委書記,前往南京工作。
此時的南京,斗爭形勢十分殘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大肆抓捕、屠殺共產(chǎn)黨人,南京黨團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史硯芬來到南京后,很快與其他戰(zhàn)友取得聯(lián)系,南京的黨團組織也逐步恢復(fù)。
1928年5月5日,史硯芬參加完共青團中央大學(xué)支部會議后,被國民黨密探跟蹤,不幸被捕。獄中,他始終堅貞不屈,沒有透露任何信息。
刑訊了四個多月后,特務(wù)們一反常態(tài),停止了對他的連續(xù)審訊。史硯芬知道,最后的時刻快到了。
陳惠萍
《史硯芬傳》作者
家中只留下了他們兄妹三人,他是長兄,所以他要挑起這個家庭的重擔(dān)。他的弟弟妹妹是他的摯愛,也是他的不舍。
收回萬般思念,史硯芬委托難友要來了紙筆,寫下了一生最后的絕筆。
親愛的弟弟妹妹:
你們的大哥硯芬囑。
向媛華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副研究館員
作為一名革命者,他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作為一名兄長,家人仍然是他心中最柔軟的牽掛。
1928年9月27日,史硯芬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25歲。
史硯芬犧牲后,弟弟妹妹冒著危險為兄長收殮,這封給弟弟妹妹的絕筆信就藏在內(nèi)衣口袋中。仔細閱讀著大哥留下的絕筆,他們將這最后的囑托銘刻于心。妹妹嫁給了北伐革命軍人,弟弟跟隨大哥的足跡參加了革命,為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建設(shè)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夜漫漫
革命烈士以生命作柴薪
燃起點點星火
在黑暗中照亮救國之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