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禮記義疏》卷二十一 經(jīng)部二十一
《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
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禮義疏》之第三部也!督(jīng)》文四十九篇,釐為七十七卷,附載圖五卷。其詮釋七例,亦與《周官義疏》同。三《禮》以鄭氏為專門,王肅亦一代通儒,博觀典籍,百計(jì)難之,弗勝也。后儒所見,曾不逮肅之棄馀,乃以一知半解,譁然詆鄭氏不聞道。韓愈所謂不自量者,其是類歟?然《周官》、《儀禮》皆言禮制,《禮記》則兼言禮意。禮制非考證不明,禮意則可推求以義理,故宋儒之所闡發(fā),亦往往得別嫌明微之旨。此編廣摭群言,於郊社、樂舞、裘冕、車旗、尊彝、圭鬯、燕飲、饗食以及《月令》、《內(nèi)則》諸名物,皆一一辨訂。即諸子軼聞、百家雜說可以參考古制者,亦詳徵博引,曲證旁通。而辯說則頗采宋儒,以補(bǔ)鄭《注》所未備。其《中庸》、《大學(xué)》二篇,陳澔《集說》以朱子編入《四書》,遂刪除不載,殊為妄削古經(jīng)。今仍錄前文,以存舊本。惟章句改從朱子,不立異同,以消門戶之爭(zhēng)。蓋言各有當(dāng),義各有取,不拘守於一端,而后見衡鑒之至精也。至於御纂諸經(jīng),《易》不全用程《傳》、《本義》,而仍以程《傳》、《本義》居先。《書》不全用蔡《傳》,而仍以蔡《傳》居先;《詩(shī)》不全用朱《傳》,而仍以朱《傳》居先;《春秋》於胡《傳》尤多所駁正刊除,而尚以胡《傳》標(biāo)題,列三《傳》之次。惟《禮記》一經(jīng),於陳澔《集說》僅棄瑕錄瑜,雜列諸儒之中,不以冠首。仰見睿裁精審,務(wù)協(xié)是非之公。尤足正胡廣等《禮記大全》依附門墻,隨聲標(biāo)榜之謬矣。
卷二十一 經(jīng)部二十一
○禮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