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鉤玄》卷二十八 經(jīng)部二十八
《春秋鉤玄》·四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石光霽撰。光霽字仲濂,泰州人。張以寧之弟子也。洪武十三年以薦為國子監(jiān)學正,擢《春秋》博士。《明史·文苑傳》附載《張以寧傳》中。史稱“元故官來京者,危素及以寧,名尤重。素長於史,以寧長於經(jīng)。素宋元史稿俱失傳,而以寧《春秋》學遂行。門人石光霽作《春秋鉤玄》”云云,則此書猶以寧之傳也。大旨本張大亨、吳澄之意,以《春秋》書法分屬五禮。凡失禮者則書之以示褒貶。因考《周禮》經(jīng)注,詳錄吉、兇、軍、賓、嘉五禮條目。其有五禮不能盡括者,如年月日時、名稱爵號之類,則別為雜書法以冠於首。每條書法之下,采集諸《傳》之詞,以切要者為綱,發(fā)揮其義者為目。大概以《左傳》、《公》、《穀》、胡氏、張氏為主。義有未備者,亦間采啖、趙諸儒之說,而總以己意折衷之。其所稱張氏,即以寧也。史稱以寧長于《春秋》,著有《春秋胡傳辨疑》及《春王正月考》。今《辨疑》已佚,賴光霽能傳其說。是編所引以寧之言為最多,尚可見其梗概。前有序文一篇,無撰人名氏。言“啖、趙之《纂例》,詳於《經(jīng)》而略於《傳》!蹲胧琛、《會通》之書,備於《傳》而略於《經(jīng)》。茲能損益其所未備!逼浞Q許頗當。朱彝尊《經(jīng)義考》作四卷。此本不分卷數(shù),疑傳寫者所合并。今從彝尊之說,仍析為四卷著錄焉。
卷二十八 經(jīng)部二十八
○春秋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