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深》卷三十一 經(jīng)部三十一
《春秋深》·十九卷(湖北巡撫采進本)
國朝許伯政撰。伯政有《易深》,已著錄。是書謂孔子既因魯史作《春秋》,其史中所載事實,即為之傳。今《左傳》中敘而不斷,言約旨精者,即孔子所作。其有加注解,如“段不弟,故不言弟”之類;又加論贊,如“君子曰”、“仲尼曰”之類:詞氣浮夸,多與《經(jīng)》旨相悖,乃屬左氏增設。書內(nèi)皆列之小注,使不與本《傳》相混。其有《傳》無《經(jīng)》者,則全刪不錄。按近時河南張沐著《春秋疏略》,以左為列於《經(jīng)》左之義,不為人姓。伯政蓋踵是說。然又覺《傳》中論贊或稱孔子、或稱仲尼,究不類孔子所自作,故更變其說,歸於左氏增加耳。至《春秋》之用周正,原無可疑。其兼用夏正,以便民事,則有《周禮》“正月正歲”之文顯然可據(jù)。伯政但摭經(jīng)書中夏正之文以相詰難,蓋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左傳》“王周正月”一語,尤為確證。伯政并此二字詆為不通,以為后人所加。則凡古書之害於己說者,悉以后人竄入概之,天下無不可伸之論矣。惟其考定每年十二月朔日甲子及節(jié)氣時刻,俾二百四十年間置閏之得失、干支之次序一一可見,以伸其合於夏正之說,似乎可據(jù)。不知周正、夏正,在月不在日。其月雖相差六十日,而其日則六十甲子剛及一周。不論周正、夏正,其朔望原未嘗改,不足以為建寅之據(jù)。亦不揣本而齊末也。
卷三十一 經(jīng)部三十一
○春秋類存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