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彎腰在土地上耕耘,心懷“禾下乘涼夢”,卻讓無數(shù)人吃飽了肚子挺起脊梁,將被永遠銘記;他人雖已逝,卻將遺體或器官留給醫(yī)學或他人,這種壯舉,既是大愛,也是對奉獻精神的最好詮釋;他克己奉公,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成為一名用生命捍衛(wèi)信仰的英烈,構筑起不朽的精神豐碑……
清明時節(jié),在緬懷逝去親人的同時,還有這樣一群人值得我們緬懷思念。人間正是有了他們,才會如此溫暖、充滿大愛。
(唐人萬壽園,市民自發(fā)為袁隆平院士祭掃。通訊員 供圖)
石碑上的每個名字,都是一個溫暖的故事
3月29日,清明前夕,長沙市紅十字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廣場(明陽山福壽苑陵園),祭掃的人群已經(jīng)踏上思念與緬懷的行程。由湖南省紅十字會主辦,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長沙市紅十字會承辦的“生命·禮贊”2024湖南省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在這里莊嚴肅穆地舉行。
春風送花寄深情,詩詞風韻表哀思。鮮花、寄言、風鈴、音樂匯聚在紀念園內(nèi),凝結成思念與敬仰。
紀念廣場上豎立著十余面紀念石碑,每一面,都鐫刻著很多名字。這是1999年至今的遺體器官捐獻者,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溫暖動人的故事。
懷化新晃的楊榮琦,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25歲的楊榮琦在武漢理工大學讀研二,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工程師。然而,命運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當年12月,身體出現(xiàn)不適的他被檢查出患有“橫紋肌肉瘤”。2023年8月,經(jīng)過多次手術,楊榮琦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跟父母提出捐獻眼角膜的想法?粗鴥鹤訚M身的傷疤,父母心疼不已,無法接受。楊榮琦笑著勸說:“我離開了,還能讓別人替我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2024年1月,楊榮琦已經(jīng)無法開口言語,在病榻上用手機打出數(shù)十條信息給父親,交代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捐獻眼角膜。1月13日,感覺自己要離開,楊榮琦深情向父母告白,感恩他們的辛苦付出。雖然被疾病折磨得意識逐漸模糊,但他還是清晰地說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1月14日,楊榮琦在家人的無限眷戀中,安詳離世。父母尊重其生前愿望,楊榮琦的角膜分別移植給兩名眼疾患者,助他們重見光明。這種大愛的方式,為他短暫生命點亮了耀眼的光。鐫刻在石碑上的名字,也是他奉獻精神的永恒紀念。
紀念石碑上,每一個名字都有他們大愛的奉獻。記者從湖南省紅十字會了解到,截至2024年3月28日,我省歷年累計志愿捐獻報名登記256721人,歷年累計實現(xiàn)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3919例,共捐出大器官10915個。
一束金燦燦的稻穗,是對袁爺爺不變的思念
“人就像一顆種子,要做一顆好種子!遍L沙市長沙縣唐人萬壽園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墓碑上刻著他生前的一句“至理名言”。他也用一生,為這句話寫下了注腳。
袁隆平院士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zhàn)在農(nóng)業(yè)第一線。
他曾種下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如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chǎn)已突破1500公斤大關,中國人牢牢端穩(wěn)中國碗,中國碗里裝滿中國糧。
2021年5月22日,是讓人無比悲痛的一天。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與世長辭,被安葬在唐人萬壽園。
又是一年清明時,連日來,不少民眾自發(fā)前往陵園,將鮮花、稻穗放在墓前,將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表達對這位老人深深的感恩和無比的緬懷之情。
3月28日下午,市民金女士和丈夫羅先生專程驅車從長沙市區(qū)趕到陵園,為袁隆平院士獻上菊花。金女士87歲的父親和袁隆平院士是舊識,目前在江蘇養(yǎng)老。清明節(jié)快到了,她受父親的委托,來為袁隆平院士祭掃。
前來祭掃的大部分是年輕人。帶著孩子的家長,會在一旁輕聲地講述袁爺爺?shù)墓适隆:⒆觽儞]舞著小手,面向墓碑懂事地連連點頭。
墓碑前,各色菊花開得正盛,其中一束稻穗金燦燦的顏色十分打眼。
又到一年播種的季節(jié),我們想您了,袁爺爺!
誓死與歹徒搏斗,他的警魂永不消逝
3月27日,位于長沙市天心區(qū)的湖南革命陵園中,一座石雕頭像落在林立的墓碑中,十分顯眼。這是英烈民警張杰明的雕像。在這個陵園中,30歲時與歹徒搏斗犧牲的他,已經(jīng)“靜睡”了20年。墓碑前,有正在綻放的花,是前來祭掃的人留下的。
雖然20年過去,張杰明的一縷警魂,永不消逝。
2003年8月31日凌晨4時,長沙民警張杰明和隊友羅細海、陳衛(wèi)接到指令,前往育英學校抓捕3名正在行竊的嫌疑人。在逐層排查、判斷后,張杰明把范圍鎖定在財務室。很快,雙方在財務室伸手不見五指的樓道對峙。
作案人打算逃跑,張杰明上前一步抓捕。誰都沒料到作案人手里有刺刀,雙方開始生死搏斗。
羅細海和陳衛(wèi)并不知張杰明已受傷,等到追著歹徒出來時,兩人看到他們這輩子都忘記不了的一幕:張杰明全身鮮血,死死箍著歹徒。歹徒掙扎無果,揮舞刺刀行兇。兩人迅速制服歹徒并抱住張杰明。在隊友的懷里,張杰明只說了一句話:“你們把他(指歹徒)帶回去,我可能不行了!痹谒屯t(yī)院的途中,張杰明因大量失血死亡。
看到張杰明的遺體,所有人不禁落淚。張杰明身中十八刀,臉頰、心臟、左肺均被刺穿。在遇難現(xiàn)場,十余米長的樓道走廊全是血跡;兩側的門上、墻壁上,均是張杰明搏斗中噴濺出的血團,一朵一朵,儼然怒放的英雄之花。
“人民警察就是‘人民衛(wèi)士’。”自發(fā)前來祭掃的市民周先生表示,警察默默守護老百姓的生活,在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危急時刻,他們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用生命奔赴自己的使命,是和平時期“最可愛的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