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卷九十九 子部九
《吳子》卷九十九 子部九
《吳子》·一卷(通行本)
周吳起撰。起事跡見《史記·列傳》。司馬遷稱起兵法世多有,而不言篇數(shù)。《漢·藝文志》載《吳起》四十八篇。然《隋志》作一卷,賈詡注。《唐志》并同。鄭樵《通志略》又有孫鎬注一卷。均無所謂四十八篇者。蓋亦如孫武之八十二篇出於附益,非其本書世不傳也。晁公武《讀書志》則作三卷,稱唐陸希聲類次為之,凡說國、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士六篇。今所行本雖仍并為一卷,然篇目并與《讀書志》合,惟變化作應(yīng)變,則未知孰誤耳。起殺妻求將,齧臂盟母,其行事殊不足道。然嘗受學(xué)於曾子,耳濡目染,終有典型,故持論頗不詭於正。如對魏武侯則曰在德不在險;論制國治軍則曰教之以禮,勵之以義;論為將之道則曰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備,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約;大抵皆尚有先王節(jié)制之遺。高似孫《子略》謂其尚禮義,明教訓(xùn),或有得於司馬法者,斯言允矣。
卷九十九 子部九
○兵家類
《史記·穰苴列傳》稱,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是古有兵法之明證。然風(fēng)后以下,皆出依托。其間孤虛、王相之說,雜以陰陽五行;風(fēng)云、氣色之說,又雜以占候。故兵家恒與術(shù)數(shù)相出入,要非古兵法也。其最古者,當(dāng)以孫子、吳子、司馬法為本,大抵生聚訓(xùn)練之術(shù),權(quán)謀運(yùn)用之宜而已。今所采錄,惟以論兵為主,其馀雜說,悉別存目。古來偽本流傳既久者,詞不害理,亦并存以備一家。明季游士撰述,尤為猥雜。惟擇其著有明效,如戚繼光《練兵實(shí)紀(jì)》之類者,列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