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翻譯漫談
零翻譯漫談 摘 要 隨著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和全球化的加速,翻譯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翻譯過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克服各種障礙變不可譯為可譯是譯者所必須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本文采用了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譯”概念,分析了“零翻譯”的語言表達差異、文化差異以及源語詞匯創(chuàng)新三個方面的理據(jù),同時將零翻譯分為絕對零翻譯和相對零翻譯并探討了八種具體的實現(xiàn)零翻譯的手段,以期能對廣大翻譯工作者在從事翻譯實務時能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 零翻譯 理據(jù) 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 translation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have to deal with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how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to make all the source texts translatable. Thus ,thispaper adopts the concept“zero translation”put forward by Prof . Qiu Maoru ,analyses its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differenc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neologism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divides it into absolute zero translation and relative zero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 eight approaches to perform zero translation are discussed so as to inspire and help translators with their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zero translation motivation approaches 1 引 言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活動。它是跨語言( cross-language ) 、跨社會(cross- social) 的特殊文化活動(cultural activi2ty) 。幾千年的世界文明史清楚地表明:翻譯在增進不同民族的了解和交往,推動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借鑒,促進民族語言的豐富與發(fā)展,加速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繁榮等方面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對于翻譯理論與實踐,中外譯學界一直在進行不同角度的總結與探討。其中,可譯性與不可譯性便是翻譯學家們所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些學者持不可譯的論點,如18 世紀末的德國著名語言學家洪堡特(1767 —1835)認為“任何翻譯毫無疑問都是試圖完成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每個譯者必然要碰到兩個暗礁中的一個而碰得頭破血流”,古代意大利的先哲們也曾經斷言說“翻譯者即叛逆者”。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可譯的論點,著名翻譯學家奈達(1975 :xiii) 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語言能說的話在另一種語言中也能相對精確地表達出來”,長沙長海醫(yī)院 零翻譯漫談首次使用而得名) 等等。 318 歸化( Adaptation) 歸化翻譯法指的是用與源語詞匯有相近表達功能但往往帶有一些目的語文化色彩的詞匯來翻譯源語詞匯的方法。著名的BALL MALL(香煙) 被譯為“順”牌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BALL MALL 原意為“球場”,但BALL 諧“波”音,而MALL 諧“歿”音,波消浪歿了,大海豈有不風平浪靜之理? 而航行在風平浪靜的大海上的航船不就一帆風順了嗎? 因此, 將BALLMALL 譯為“順”符合漢民族講究“六六大順”的心理,帶有明顯的漢文化色彩。又如E &YOU 這一服裝品牌名被譯為“伊可愛”,讓漢語讀者聯(lián)想到該品牌服飾給人們增添的魅力。美國運動系列產品“Nike”可追溯到希臘女神,該詞在20 世紀50 年代曾被用于一種導彈的名稱,從而使該詞含有速度、力量之義。將之譯為“耐克”,使其具有經久耐穿的特點,一個“克”字包含了戰(zhàn)勝對手、力克群雄,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意思,正好吻合了“勝利女神”的原意。 4 結 語 翻譯在未來社會生活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零翻譯”的提出和運用有助于解決因語言表達差異、文化差異以及源語創(chuàng)新給翻譯帶來的各種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各種語料的可譯性,對指導日趨增多的翻譯實務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在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中,要實現(xiàn)“零翻譯”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省譯法、移譯法、音譯法、音義兼譯法、補償式翻譯法、象譯法、直譯加注法以及歸化等方法。 5 參考文獻 1 Eugene Nida. L anguage St ruct ure and Translation [ M ]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2 楊衍松1 古老的悖論:可譯與不可譯[J ] .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0 (9) 3 邱懋如1 可譯性及零翻譯[J ] . 中國翻譯,2001 (1) 4 左飚1 實現(xiàn)文化可譯的目標與原則[J ] . 上?萍挤g, 1999 (4) 5 彭保良1 從文化差異的角度看英漢翻譯中詞義的確立[J ] . 中國翻譯,1998 (1) 6 賈德江1 英漢詞語的文化內涵及其翻譯[J ] . 外語與外語教 學,2000 (2) 7 倉蘭菊1 廠商與品牌名稱翻譯漫談[J ] . 中國科技翻譯, 1999 (1) 8 張梅崗1 論比喻型合成術語[J ] .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 (2) 9 陳宏薇1 新實用漢譯英教程[M] .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10 鄧炎昌,劉潤清1 語言與文化[M] .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出版社,1997 11 錢歌川1 翻譯漫談[M] .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80 12 劉明東,張治英1 新編大學英語閱讀與翻譯[M] . 長沙:國 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13 張志鴻1 醫(yī)學英語漢譯技巧[M] .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