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shè)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漢書

 

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李廣,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廣世世受射。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guān),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射,殺首虜多,為郎,騎常侍。數(shù)從射獵,格殺猛獸,文帝曰:“惜廣不逢時,令當(dāng)高祖世,萬戶侯豈足道哉!” 景帝即位,為騎郎將。吳、楚反時,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戰(zhàn)昌邑下,顯名。以梁王授廣將軍印,故還,賞不行。為上谷太守,數(shù)與匈奴戰(zhàn)。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shù)與虜確,恐亡之。”上乃徙廣為上郡太守。 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貴人從廣勒習(xí)兵擊匈奴。中貴人者數(shù)十騎從,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睆V乃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shù)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山,望匈奴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我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不我擊!睆V令曰:“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騎曰:“虜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堅其意!庇邪遵R將出護兵。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白馬將,而復(fù)還至其百騎中,解鞍,縱馬臥。時會暮,胡兵終怪之,弗敢擊。夜半,胡兵以為漢有伏軍于傍欲夜取之,即引去。平旦,廣乃歸其大軍。后徙為隴西、北地、雁門中云中太守。 武帝即位,左右言廣名將也,由是入為未央衛(wèi)尉,而程不識時亦為長樂衛(wèi)尉。程不識故與廣俱以邊太守將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刁斗自衛(wèi),莫府省文書,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自便。不識曰:“李將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而其士亦佚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憂,虜亦不得犯我!笔菚r,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為名將,然匈奴畏廣,士卒多樂從,而苦程不識。不識孝景時以數(shù)直諫為太中大夫,為人廉,謹于文法。 后漢誘單于以馬邑城,使大軍伏馬邑傍,而廣為驍騎將軍,屬護軍將軍。單于覺之,去,漢軍皆無功。后四歲,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焙T得廣,廣時傷,置兩馬間。絡(luò)而盛臥。行十余里,廣陽死,睨其傍有一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抱兒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得其余軍。匈奴騎數(shù)百追之,廣行取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于是至漢,漢下廣吏。吏當(dāng)廣亡失多,為虜所生得,當(dāng)斬,贖為庶人。 數(shù)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蔽驹唬骸敖駥④娚胁坏靡剐,何故也!”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端抉R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狀;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驁蠓蕹Γ铓埲,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睆V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入界。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他日射之,終不能入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射殺之。 石建卒,上召廣代為郎中令。元朔六年,廣復(fù)為將軍,從大將軍出定襄。諸將多中首虜率為侯者,而廣軍無功。后三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異道。行數(shù)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敢從數(shù)十騎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報廣曰:“胡虜易與耳!避娛磕税。為圜陳外鄉(xiāng),胡急擊,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毋發(fā),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shù)人,胡虜益解。會暮,吏士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軍中服其勇也。明日,復(fù)力戰(zhàn),而博望侯軍亦軍,匈奴乃解去。漢軍邑,弗能追。是時,廣軍幾沒,罷歸。漢法,博望侯后期,當(dāng)死,贖為庶人。廣軍自當(dāng),亡賞。 初,廣與從弟李蔡俱為郎,事文帝。景帝時,蔡積功至二千石。武帝元朔中,為輕車將軍,從大將軍擊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代公孫弘為丞相。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遠甚,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與望氣王朔語云:“自漢擊匈奴,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廣不為后人,然終無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dāng)侯邪?”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恨者乎?”廣曰:“吾為隴西守,羌嘗反,吾誘降者八百余人,詐而同日殺之,至今恨獨此耳。”朔曰:“禍莫大于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廣歷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得賞賜,輒分其戲下,飲食與士卒共之。家無余財,終不言生產(chǎn)事。為人長,爰臂,其善射亦天性,雖子孫他人學(xué)者莫能及。廣吶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將兵,乏絕處見水,士卒不盡飲,不近水;不盡餐,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用此,其將數(shù)困辱,及射猛獸,亦數(shù)為所傷云。 元狩四年,大將軍票騎將軍大擊匈奴,廣數(shù)自請行。上以為老,不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 大將軍青出塞,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辭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乃令一得當(dāng)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贝髮④婈幨苌现福詾槔顝V數(shù)奇,毋令當(dāng)單于,恐不得所欲。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dāng)單于,故徙廣。廣知之,固辭。大將軍弗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曰:“急詣部,如書!睆V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象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笫У,后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zhàn),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乃遇兩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曰:“青欲上書報天子失軍曲折!睆V未對。大將軍長史急責(zé)廣之莫府上簿。廣曰:“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謂其麾下曰:“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徙廣部行回遠,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終不能復(fù)對刀筆之吏矣!”遂引刀自剄。百姓聞之,知與不知,老壯皆為垂泣。而右將軍獨下吏,當(dāng)死,贖為遮人。 廣三子,曰當(dāng)戶、椒、敢,皆為郎。上與韓嫣戲,嫣少不遜,當(dāng)戶擊嫣,嫣走,于是上以為能。當(dāng)戶蚤死,乃拜椒為代郡太守,皆先廣死。廣死軍中時,敢從票騎將軍。廣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詔賜冢地陽陵當(dāng)?shù)枚,蔡盜取三頃,頗賣得四十余萬,又盜取神道外壖地一畝葬其中,當(dāng)下獄,自殺。敢以校尉從票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zhàn),奪左賢王旗鼓,斬首多,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票騎將軍去病怨敢傷青,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為諱,云“鹿觸殺之”。居歲余,去病死。 敢有女為太子中人,愛幸。敢男禹有寵于太子,然好利,亦有勇。嘗與侍中貴人飲,侵陵之,莫敢應(yīng)。后訴之上,上召禹,使刺虎,縣下圈中,未至地,有詔引出之。禹從落中以劍斫絕累,欲刺虎。上壯之,遂救止焉。而當(dāng)戶有遺腹子陵,將兵擊胡,兵敗,降匈奴。后人告禹謀欲亡從陵,下吏死。 陵字少卿,少為侍中建章監(jiān)。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甚得名譽。武帝以為有廣之風(fēng),使將八百騎,深入匈奴二千余里,過居延視地形,不見虜,還。拜為騎都尉,將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數(shù)年,漢遣貳師將軍伐大宛,使陵將五校兵隨后。行至塞,會貳師還。上賜陵書,陵留吏士,與輕騎五百出敦煌,至鹽水,迎貳師還,復(fù)留屯張掖。 天漢二年,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于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召見武臺,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當(dāng)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師軍!鄙显唬骸皩合鄬傩!吾發(fā)軍多,毋騎予女!绷陮Γ骸盁o所事騎,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壯而許之,因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博德故伏波將軍,亦羞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zhàn),臣愿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并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睍,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書,乃詔博德:“吾欲予李陵騎,云‘欲以少擊眾’。今虜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鉤營之道!痹t陵:“以九月發(fā),出庶虜鄣,至東;侥淆埨账,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所與博德言者云何?具以書對!绷暧谑菍⑵洳阶湮迩顺鼍友,北行三十日,至;街?fàn)I,舉圖所過山川地形,使麾下騎陳步樂還以聞。步樂召見,道陵將率得士死力,上甚說,拜步樂為郎。 陵至;,與單于相直,騎可三萬圍陵軍。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碧斠姖h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zhàn)攻之,千弩俱發(fā),應(yīng)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余騎攻陵。陵且戰(zhàn)且引,南行數(shù)日,抵山谷中。連戰(zhàn),士卒中矢傷,三創(chuàng)者載輦,兩創(chuàng)者將車,一創(chuàng)者持兵戰(zhàn)。陵曰:“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始軍出時,關(guān)東群盜妻子徙邊者隨軍為卒妻婦,大匿車中。陵搜得,皆劍斬之。明日復(fù)戰(zhàn),斬首三千余級。引兵東南,循故龍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澤葭葦中,虜從上風(fēng)縱火,陵亦令軍中縱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fù)殺數(shù)千人,因發(fā)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是日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諸當(dāng)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復(fù)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復(fù)力戰(zhàn)山谷間,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還! 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zhàn)一日數(shù)十合,復(fù)傷殺虜二千余人。虜不利,欲去,會陵軍候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后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以黃與白為幟,當(dāng)使精騎射之即破矣!背砂埠钫撸瑵}川人,父韓千秋,故濟南相,奮擊南越戰(zhàn)死,武帝封子延年為侯,以校尉隨陵。單于得敢大喜,使騎并攻漢軍,疾呼曰:“李陵、韓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漢軍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斬車輻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峽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韬,陵便衣獨步出營,止左右:“毋隨我,丈夫一取單于耳!”良久,陵還,大息曰:“兵敗,死矣!”軍吏或曰:“將軍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徑還歸,如浞野侯為虜所得,后亡還,天子客遇之,況于將軍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庇谑潜M斬旌旗,及珍寶埋地中,陵嘆曰:“復(fù)得數(shù)十矢,足以脫矣。今無兵復(fù)戰(zhàn),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绷钴娛咳顺侄L,一半冰,期至遮虜鄣者相待。夜半時,擊鼓起士,鼓不鳴。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余人。虜騎數(shù)千追之,韓延年戰(zhàn)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余人。 陵敗處去塞百余里,邊塞以聞。上欲陵死戰(zhàn),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后聞陵降,上怒甚,責(zé)問陳步樂,步樂自殺。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fēng)。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糵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dāng)以報漢也! 初,上遣貳師大軍出,財令陵為助兵,及陵與單于相值,而貳師功少。上以遷誣罔,欲沮貳師,為陵游說,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曰:“陵當(dāng)發(fā)出塞,乃詔強弩都尉令迎軍。坐預(yù)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蹦饲彩箘谫n陵余軍得脫者。 陵在匈奴歲余,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其后,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于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绷暝唬骸澳死罹w,非我也!崩罹w本漢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緒降,而單于客遇緒,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緒而誅,使人刺殺緒。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 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衛(wèi)律為丁靈王,皆貴用事。衛(wèi)律者,父本長水胡人。律生長漢,善協(xié)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薦言律使匈奴。使還,會延年家收,律懼并誅,亡還降匈奴。匈奴愛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 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單于置酒賜漢使者,李陵、衛(wèi)律皆侍坐。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shù)數(shù)自循其刀環(huán),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后陵、律持牛酒勞漢使,博飲,兩人皆胡服椎結(jié)。立政大言曰:“漢已大赦,中國安樂,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币源搜晕又A昴粦(yīng),孰視而自循其發(fā),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頃,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謝女!绷暝唬骸盎襞c上官無恙乎?”立政曰:“請少卿來歸故鄉(xiāng),毋憂富貴!绷曜至⒄唬骸吧俟,歸易耳,恐再辱,奈何!”語未卒,衛(wèi)律還,頗聞余語,曰:“李少卿賢者,不獨居一國。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語之親也!”因罷去。立政隨謂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蘇建,杜陵人也。以校尉從大將軍青擊匈奴,封平陵侯。以將軍筑朔方。后以衛(wèi)尉為游擊將軍,從大將軍出朔方。后一歲,以右將軍再從大將軍出定襄,亡翕侯,失軍當(dāng)斬,贖為庶人。其后為代郡太守,卒官。有三子:嘉為奉車都尉,賢為騎都尉,中子武最知名。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北M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睆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庇詺ⅲ瑒、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fù)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殹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fù)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dāng)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找陨砀嗖菀,誰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莸龋髦盟。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wǎng)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后,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fù)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xùn)|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fù)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fù)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绷昱c武飲數(shù)日,復(fù)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币蚱抡瘩疲c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shù)十頭。后陵復(fù)至北海上,語武:“區(qū)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xiāng)號哭,歐血,旦夕臨數(shù)月。 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庇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fù)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守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qū)。常惠、徐圣、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fù)終身。常惠后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 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quán),數(shù)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光顓權(quán)自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艄鈱嬈渥,免武官。 數(shù)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久之,衛(wèi)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xí)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shù)進見,復(fù)為右曹典屬國。以武著節(jié)老臣,命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yōu)寵之。 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財;屎蟾钙蕉骱睢⒌劬似讲、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fā)匈奴時,胡婦適產(chǎn)一子通國,有聲問來,愿因使者致金帛贖之!鄙显S焉。后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wèi)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dāng)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相黃霸、廷尉于定國、大司農(nóng)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fēng)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 贊曰: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贝搜噪m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

 

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稘h書》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卷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 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卷二 惠帝紀第二 卷三 高后紀第三
卷四 文帝紀第四 卷五 景帝紀第五
卷六 武帝紀第六 卷七 昭帝紀第七
卷八 宣帝紀第八 卷九 元帝紀第九
卷十 成帝紀第十 卷十一 哀帝紀第十一
卷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 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卷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卷十九下(表略)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卷二十一上 律歷志第一上
卷二十一下 律歷志第一下 卷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卷二十四上 食貨志第四上
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卷三十 藝文志第十 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第一
卷三十二 張耳陳馀傳第二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
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第九
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第十 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卷四十六 萬石衛(wèi)直周張傳第十六 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第十七
卷四十八 賈誼傳第十八 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第十九
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衛(wèi)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董仲舒?zhèn)鞯诙?/a> 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 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張湯傳第二十九 卷六十 杜周傳第三十
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卷六十四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卷六十四下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卷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
卷七十 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卷七十三 韋賢傳第四十三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第四十七
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卷九十 酷吏傳第六十
卷九十一 貨殖傳第六十一 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卷九十三 佞幸傳第六十三 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卷九十四下 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卷九十六上 西域傳第六十六上 卷九十六下 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卷九十八 元后傳第六十八 卷九十九上 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卷九十九中 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卷一百上 敘傳第七十上 卷一百下 敘傳第七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