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注疏》卷二十 經(jīng)部二十
《儀禮注疏》·十七卷(內(nèi)府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秲x禮》出殘闕之馀,漢代所傳,凡有三本。一曰戴德本,以《冠禮》第一,《昏禮》第二,《相見》第三,《士喪》第四,《既夕》第五,《士虞》第六,《特牲》第七,《少牢》第八,《有司徹》第九,《鄉(xiāng)飲酒》第十,《鄉(xiāng)射》第十一,《燕禮》第十二,《大射》第十三,《聘禮》第十四,《公食》第十五,《覲禮》第十六,《喪服》第十七。一曰戴圣本,亦以《冠禮》第一,《昏禮》第二,《相見》第三,其下則《鄉(xiāng)飲》第四,《鄉(xiāng)射》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第七,《士虞》第八,《喪服》第九,《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徹》第十二,《士喪》第十三,《既夕》第十四,《聘禮》第十五,《公食》第十六,《覲禮》第十七。一曰劉向《別錄》本,即鄭氏所注。賈公彥《疏》謂:“《別錄》尊卑吉兇,次第倫序,故鄭用之。二戴尊卑吉兇雜亂,故鄭不從之也!逼洹督(jīng)》文亦有二本。高堂生所傳者,謂之今文。魯恭王壞孔子宅,得亡《儀禮》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書之,謂之古文。玄注參用二本。其從今文而不從古文者,則今文大書,古文附注,《士冠禮》“闑西閾外”句注“古文闑為{埶木},閾為蹙”是也。從古文而不從今文者,則古文大書,今文附注,《士冠禮》“醴辭”“孝友時格”句注“今文格為嘏”是也。其書自玄以前,絕無注本。玄后有王肅《注》十七卷,見於《隋志》。然賈公彥《序》稱“《周禮》注者則有多門,《儀禮》所注后鄭而已”。則唐初肅書已佚也。為之義疏者有沈重,見於《北史》;又有無名氏二家,見於《隋志》:然皆不傳。故賈公彥僅據(jù)齊黃慶、隋李孟悊二家之《疏》,定為今本。其書自明以來,刻本舛訛殊甚。顧炎武《日知錄》曰:“萬歷北監(jiān)本《十三經(jīng)》中,《儀禮》脫誤尤多!妒炕瓒Y》脫‘婿授綏,姆辭曰:未教,不足與為禮也’一節(jié)十四字,賴有長安《石經(jīng)》,據(jù)以補此一節(jié),而其《注》、《疏》遂亡!多l(xiāng)射禮》脫‘士鹿中翿旌以獲’七字,《士虞禮》脫‘哭止,告事畢,賓出’七字!短厣伿扯Y》脫‘舉觶者祭,卒觶,拜,長者答拜’十一字,《少牢饋食禮》脫‘以授尸,坐。取簞,興’七字。此則秦火之所未亡,而亡於監(jiān)刻矣”云云,蓋由《儀禮》文古義奧,傳習(xí)者少,注釋者亦代不數(shù)人,寫刻有訛,猝不能校,故紕漏至於如是也。今參考諸本,一一釐正,著於錄焉。
卷二十 經(jīng)部二十
○禮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