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長歷》卷二十九 經(jīng)部二十九
《春秋長歷》·十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陳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滴醣邕M士。官蘇州府教授。以通算入直內(nèi)廷,改授檢討,終右諭德。是書補杜預(yù)《長歷》而作。原本不分卷帙,今約略篇頁,釐為十卷。其凡有四:一曰歷證。備引《漢書》、《續(xù)漢書》、《晉書》、《隋書》、《唐書》、《宋史》、《元史》、《左傳注疏》、《春秋屬辭》、《天元歷理》、朱載堉《歷法新書》諸說,以證推步之異。其引《春秋屬辭》載杜預(yù)論“日月差謬”一條,為《注》、《疏》所無。又引《大衍歷義》“春秋歷考”一條,亦《唐志》所未錄。尤足以資考證。二曰古歷。以古法十九年為一章。一章之首,推合周歷正月朔日冬至。前列算法,后以春秋十二公紀年,橫列為四章,縱列十二公,積而成表,以求歷元。三曰歷編。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一一推其朔閏及月之大小,而以《經(jīng)》、《傳》干支為證佐。皆述杜預(yù)之說而考辨之。四曰歷存。以古歷推隱公元年正月庚戌朔。杜氏長歷則為辛巳朔,乃古歷所推之上年十二月朔,謂元年之前失一閏,蓋以《經(jīng)》、《傳》干支排次知之。厚耀則謂如預(yù)之說,元年至七年中書日者雖多不失,而與二年八月之庚辰、三年十二月之庚戌、四年二月之戊申,又不能合。且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朔日食,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日食,亦皆失之。蓋隱公元年以前非失一閏,乃多一閏。因退一月就之,定隱公元年正月為庚辰朔,較《長歷》實退兩月,推至僖公五年止。以下朔閏,因一一與杜歷相符,故不復(fù)續(xù)載焉。杜預(yù)書惟以干支遞排,而以閏月小建為之遷就。厚耀明於歷法,故所推較預(yù)為密。蓋非惟補其闕佚,并能正其訛舛。於考證之學(xué)極為有裨,治《春秋》者固不可少此編矣。
卷二十九 經(jīng)部二十九
○春秋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