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九十二 子部二
《二程遺書》卷九十二 子部二
《二程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宋二程子門人所記,而朱子復(fù)次錄之者也。自程子既歿以后,所傳語錄,有李<籥頁>、呂大臨、謝良佐、游酢、蘇昞、劉絢、劉安節(jié)、楊迪、周孚先、張繹、唐棣、鮑若雨、鄒柄、暢大隱諸家,頗多散亂失次,且各隨學(xué)者之意,其記錄往往不同。觀尹焞以朱光庭所鈔伊川語質(zhì)諸伊川,伊川有若不得某之心,所記者徒彼意耳之語。則程子在時,所傳已頗失其真。(案:此事見朱子后序中。)故《朱子語錄》謂游錄語慢,上蔡語險,劉質(zhì)夫語簡,李端伯語宏肆,永嘉諸公語絮也。是編成於乾道四年戊子,乃因家藏舊本,復(fù)以類訪求附益,略據(jù)所聞歲月先后,編第成為二十五卷。又以行狀之屬八篇為附錄一卷!墩Z錄》載陳淳問第九卷介甫言律一條何意,曰:伯恭以凡事皆具,惟律不說,偶有此條,遂漫載之。又鄭可學(xué)問《遺書》有古言乾坤不用六子一段如何?曰:此一段卻主張是自然之理,又有一段卻不取。又《晦庵文集》內(nèi)有答呂伯恭書曰:《遺書》節(jié)本已寫出,愚意所刪去者,亦須用草紙抄出,逐條略著刪去之意,方見不草草處。若暗地刪卻,久遠卻惑人云云。今觀書內(nèi)如劉安節(jié)所錄謹(jǐn)禮者不透,須看《莊子》一條,語涉偏矯,則注云別本所增。又暢大隱所記道豈可離而不可離一條,純?nèi)腱抖U,則注云多非先生語。其去取亦深為不茍矣?肌段墨I通考》載《遺書》卷目,與此本同。而黃震《日抄》所載則至十七卷而止,與此互異。又震所載《遺書》卷目呂與叔《東見錄》及《附東見錄》均次為第二卷,而此本則《次附東見錄》為第三卷,殆傳本有異同歟?至附錄中年譜一篇,朱子自謂實錄所書文集內(nèi)外書所載,與凡他書之可證者。震則謂朱子訪其事於張繹、范棫、孟厚、尹焞而成。蓋朱子舉其引證之書,震則舉其參考之人,各述一端,似矛盾而非矛盾也。
卷九十二 子部二
○儒家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