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康王之誥_尚書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王出,在應門之內,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乘黃朱。賓稱奉圭兼幣,曰:「一二臣衛(wèi),敢執(zhí)壤奠!菇栽侔莼。王義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張惶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wèi),惟予一人釗報誥。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厎至齊信,用昭明于天下。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侍煊糜栘实溃额姆。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無遺鞠子羞!」
群公既皆聽命,相楫,趨出。王釋冕,反喪服。
尚書
《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zhàn)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F存版本中真?zhèn)螀搿R话阏J為《今文尚書》中《周書》的《牧誓》到《呂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實史料,《文侯之命》、《費誓》和《秦誓》為春秋史料,所述內容較早的《堯典》、《皋陶謨》、《禹貢》反而是戰(zhàn)國編寫的古史資料。今本《古文尚書》總體認為是晉代梅賾偽造,但也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