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通鑒博議》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六朝通鑒博議》·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李燾撰。燾有《說文五音韻譜》,已著錄。此書詳載三國六朝勝負攻守之跡,而系以論斷。案,燾本傳載所著述,無此書之名,而有《南北攻守錄》三十卷,其同異無可考見。核其義例,蓋亦《江東十鑒》之類,專為南宋立言者。然《十鑒》徒侈地形,飾虛詞以厲戰(zhàn)氣,可謂夸張無實。此則得失兼陳,法戒具備。主於修人事以自強,視李舜臣所論較為切實。史稱燾嘗奏孝宗以即位二十馀年,志在富彊,而兵弱財匱,與教民七年可以即戎者異。又孝宗有功業(yè)不足之嘆,燾復(fù)言:“功業(yè)見於變通,人事既修,天應(yīng)乃至。”蓋其納規(guī)進誨,惟拳拳以立國根本為先,而不侈陳恢復(fù)之計。是書之作,用意頗同。后其子壁,不能守其家學(xué),附合韓侂胄之意,遂生開禧之兵端。然后知燾之所見,固非主和者所及,亦非主戰(zhàn)者所及也。
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史評類
《春秋》筆削,議而不辨。其后三傳異詞!妒酚洝纷詾樾蛸潱灾局。而先黃老,后六經(jīng),退處士,進奸雄,班固復(fù)異議焉。此史論所以繁也。其中考辨史體,如劉知幾、倪思諸書,非博覽精思,不能成帙,故作者差稀。至於品騭舊聞,抨彈往跡,則才繙史略,即可成文。此是彼非,互滋簧鼓,故其書動至汗牛。又文士立言,務(wù)求相勝;蛑凌徔丈x,僻謬不情,如胡寅《讀史管見》譏晉元帝不復(fù)牛姓者,更往往而有。故瑕類叢生,亦惟此一類為甚。我皇上綜括古今,折衷眾論。欽定《評鑒闡要》及《全韻詩》,昭示來茲。日月著明,爝火可息。百家讕語,原可無存。以古來著錄,舊有此門,擇其篤實近理者,酌錄數(shù)家,用備體裁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