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答問》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通鑒答問》·五卷(通行本)
宋王應(yīng)麟撰。應(yīng)麟有《周易鄭康成注》,已著錄。此書乃《玉!分└娇N之一,始自周威烈王,終於漢元帝,蓋未成之本也。書以《通鑒答問》為名,而多涉於朱子《綱目》。蓋《綱目》本因《通鑒》而作,故應(yīng)麟所論出入於二書之間。其所評騭,惟漢高白帝子事以為二家偶失刊削;孔臧元朔三年免太常一條,疑誤采《孔叢子》。其馀則尊崇新例,似尹起莘之《發(fā)明》;刻核古人,似胡寅之《管見》。如漢高祖過魯祀孔子,本無可貶,乃反譏漢無真儒。文帝除盜鑄之令,本不可訓(xùn),乃反稱仁及天下。與應(yīng)麟所著他書殊不相類,其真贗蓋不可知;虿駥O刻《玉海》時偽作此編,以附其祖於道學(xué)歟?然別無顯證,無由確驗其非,姑取其大旨之不詭於正可矣。
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史評類
《春秋》筆削,議而不辨。其后三傳異詞。《史記》自為序贊,以著本旨。而先黃老,后六經(jīng),退處士,進奸雄,班固復(fù)異議焉。此史論所以繁也。其中考辨史體,如劉知幾、倪思諸書,非博覽精思,不能成帙,故作者差稀。至於品騭舊聞,抨彈往跡,則才繙史略,即可成文。此是彼非,互滋簧鼓,故其書動至汗牛。又文士立言,務(wù)求相勝;蛑凌徔丈x,僻謬不情,如胡寅《讀史管見》譏晉元帝不復(fù)牛姓者,更往往而有。故瑕類叢生,亦惟此一類為甚。我皇上綜括古今,折衷眾論。欽定《評鑒闡要》及《全韻詩》,昭示來茲。日月著明,爝火可息。百家讕語,原可無存。以古來著錄,舊有此門,擇其篤實近理者,酌錄數(shù)家,用備體裁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