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集義精要》卷三十六 經(jīng)部三十六
《四書集義精要》·二十八卷(兩淮鹽政采進(jìn)本)
元劉因撰。因字夢吉,號靜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贊善大夫。未幾辭歸,再以集賢學(xué)士徵,不起。事跡具《元史》本傳。朱子為《四書集注》,凡諸人問答與《集注》有異同者,不及訂歸於一。而卒后盧孝孫取《語類》、《文集》所說,輯為《四書集義》,凡一百卷,讀者頗病其繁冗。因乃擇其指要,刪其復(fù)雜,勒成是書。張萱《內(nèi)閣書目》作三十五卷,《一齋書目》則作三十卷?继K天爵作因《墓志》,亦稱是書三十卷,則萱所記誤矣。此本僅存二十八卷,至《孟子·滕文公上篇》而止。其后并已闕佚,亦非完帙。然朱彝尊《經(jīng)義考》注云“未見”,則流傳頗罕,亦元人遺笈之僅存者,不以殘闕病也。其書芟削浮詞,標(biāo)舉要領(lǐng),使朱子之說不惑於多岐。蘇天爵以“簡嚴(yán)粹精”稱之,良非虛美。蓋因潛心義理,所得頗深,故去取分明,如別白黑。較徒博尊朱之名,不問已定未定之說,片言只字無不奉若球圖者,固不同矣。
卷三十六 經(jīng)部三十六
○四書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