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賸言》卷三十六 經(jīng)部三十六
《四書賸言》·四卷、《補》·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雜論《四書》之語。前二卷為其門人盛唐、王錫所編,后二卷為其子宗遠(yuǎn)所編,《補》二卷則其門人章大來所編也。其書本語錄之流,隨時雜記,不以經(jīng)文次序為先后,亦不以《四書》分編,惟每卷目錄各稱《論語》若干條、《大學(xué)》若干條、《中庸》若干條、《孟子》若干條耳。奇齡說經(jīng),善考證而喜辨論,故詮釋義理,往往反覆推衍,以典籍助其駁詰,支離曼衍,不顧其安。至於考核事實,徵引訓(xùn)詁,則偏僻者固多,而精核者亦復(fù)不少。如以姚方興所補《舜典》二十八字為偽,其論本確。而考以所著《古文尚書冤詞》,則力以此二十八字為真,引證諸史,亦言之鑿鑿。豈非辯之所至,輒負(fù)氣求勝,遂不暇顧其矛盾耶?至於以“畏匡”為鄭地,以公山弗擾之畔不在定公十二年諸條,則證據(jù)確然,實有出於《集注》之外者。棄短取長,未嘗不可與閻若璩《四書釋地》并傳也!堆a》二卷中多載其門人子侄之說,疑唐、錫等亦有所刪潤,非盡奇齡之舊觀。大來《序》稱“補綴所聞,各有記憶,且亦陸續(xù)成此書,不能一轍”,則雜出於眾手明矣。
卷三十六 經(jīng)部三十六
○四書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