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
《忠貞錄》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
《忠貞錄》·三卷、《附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jìn)本)
明李維樾、林增志同編。維樾字蔭昌,增志字可任,俱吉州安福人。是編為其同里卓敬而作。卷一為《遺稿》,凡詩十九首、序二首、志銘一首,而冠以《像贊》及《遺稿序》。卷二、卷三為后人記載題詠詩文,而附錄《黃養(yǎng)正》、《陳茂烈》二傳,皆敬鄉(xiāng)人也。然養(yǎng)正為敬門人,又死於土木之難,其附錄為宜。茂烈于敬別無淵源,而又以棄官養(yǎng)母終於鄉(xiāng)里,其事截然不類,附之《忠貞錄》中,名實舛矣。敬非惟死節(jié)慷慨,震耀千古,即於乘燕王來朝之時,密請乘其不意,徙封之於南昌,計亦良善。其疏雖無完本,然劉球所作傳中,尚載其略。不錄之於《遺稿》中,亦編次之疏也。敬在明初,不以詩名,而所作落落有氣格。如五言之“小舟沖浪出,幽鳥背人飛”;七言之“白云忽去山在戶,紅日乍晴人倚欄”;絕句《晚眺》云“浣花溪上雙楠木,老杜草堂生夏寒。門外青山三十六,讀書終日倚欄桿”;《題山水》云“長松雨過秋聲滿,日日攜琴自往回。安得扁舟乘晚興,載將山色過江來”;《栽梅》云“風(fēng)流東閣題詩客,蕭灑西湖處士家。雪冷江深無夢到,自鋤明月種梅花”,亦皆有致。惜其所傳不多,不能自為一集。故仍從崔與之集例,入之《傳記類》焉。
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
○傳記類一
紀(jì)事始者,稱傳記始黃帝,此道家野言也。究厥本源,則《晏子春秋》是即家傳,《孔子三朝記》其記之權(quán)輿乎。裴松之注《三國志》、劉孝標(biāo)注《世說新語》,所引至繁。蓋魏、晉以來,作者彌夥。諸家著錄,體例相同。其參錯混淆,亦如一軌。今略為區(qū)別。一曰《圣賢》,如孔孟年譜之類。二曰《名人》,如《魏鄭公諫錄》之類。三曰《總錄》,如《列女傳》之類。四曰《雜錄》,如《驂鸞錄》之類。其杜大圭《碑傳琬琰集》、蘇天爵《名臣事略》諸書,雖無傳記之名,亦各核其實,依類編入。至安祿山、黃巢、劉豫諸書,既不能遽削其名,亦未可薰蕕同器。則從叛臣諸傳附載史末之例,自為一類,謂之曰《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