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政治任務”應置于法律之下
“政治任務”應置于法律之下據報紙披露,江西省豐城市為了建設所謂的“形象工程”-------新城區(qū)而非法征地,并以市委、市政府辦公室的名義發(fā)出通知,強迫全市的各單位及全體市民融資1億元。通知特別要求各單位“把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 與上述行為類似的更不勝枚舉:以“政治任務”的名義去公款追星,修建大而無用的廣場,強迫干部群眾買房、購物、捐獻、集資,強行拆遷…… 由特地強調的“政治任務”的話,可以推測,各地的官員將非法征地以及強迫干部群眾融資等行為要么真的當作了“政治任務”;要么想當然的以為任何非法的勾當披上了“政治任務”的外衣就顯得非常神圣、非常正確、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足以對抗法律。 何謂“政治任務”?我們先分別來看“政治”和“任務”的含義!罢巍敝刚、政黨、集團或個人在國家事務方面的活動或治理國家施行的措施!叭蝿铡敝附慌傻墓ぷ鳌R虼,“政治任務”,簡單的講,是政府、政黨、集團或個人為了實現治理國家、實現政黨、集團的路線、方針、政策而做的工作。 所以,非法征地以及強迫干部群眾融資等上述非法行為不能認為是“政治行為”。各地的官員將“政治任務”當作一個籮筐或遮羞布,以“政治任務”的名義建設政績工程,以“政治任務”的名義逾越、踐踏法律,侵犯民眾的合法權益。退后一萬步講,即使實施上述行為是完成真正的“政治任務”,也不能違背法律的規(guī)定而為所欲為。 另外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還經?吹桨涯骋豁椞貏e是緊急性或臨時性任務稱為“政治任務”,比如“防治污染”、“保護文物”、“關心教育”、“房屋拆遷”、“抗洪”、“獻血”、“防震抗災”、“抗擊禽流感”、“抗擊非典”、“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等。準確地講,以上都不是“政治任務”而是法律(此處的法律是廣義上的法律)賦予政府或公民的職責。“防治污染”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環(huán)境法,“保護文物”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關心教育”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房屋拆遷”是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抗洪”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獻血”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防震抗災”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防治禽流感”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抗擊非典”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安置復員退伍軍人”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不過或許是出于“政治任務”至上的考慮,地方或部門領導也可能的確是為實現一個合法、合理的目的,卻首先不是考慮如何依法行政,而是運用所謂落實“政治任務”的方式,肆意采取違法的途徑來開展工作。自以為目的正確或合法,手段和程序一定也是合法的,認為“政治任務”是抗拒法律的“護身符”。 然而,“政治任務”無論如何不意味著舍棄民主,不意味著可以不遵守法律,也不意味著可以不承擔責任而肆意妄為! 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制訂、落實“政治任務”理應發(fā)揚民主而不是壓制、取消民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規(guī)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因此,我們若要建設社會法治國家,則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行為包括任何“政治行為”都毫無例外,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而不得凌駕于其之上,所有違法的行為包括違法的“政治行為”應一律依法予以追究,而不能逍遙法外。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論產權、產權法與財產法的體系
|
論產權、產權法與財產法的體系 在我國,產權是一個隨著企業(yè)改革的深化而流行起來的概念。首先是政府對國有企業(yè)的放權,然后是國有企業(yè)的改制,引發(fā)了關于產權問題的激烈爭論。實際上,無論是經濟學界還是法學界,爭論的都主要是企業(yè)法人產權。關于產權概念的爭論,盡管隨著中央關....
|
詳細
|
2
|
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
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保障體系,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黨和國家提出把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作為當前全國的一項重要、緊迫的任務,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
詳細
|
3
|
論知識產權
|
論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概念與范圍
知識產權的稱謂來源于18世紀的德國(注3),將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概括為知識產權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時法學家皮卡弟,這一學說被廣泛傳播,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承認(注4)。對我國來說,知識產權是個外來語,是對....
|
詳細
|
4
|
美國《隱私權法》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
美國《隱私權法》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摘要 本文介紹了美國《隱私權法》的立法原則、適用范圍、個人記錄公開的限制和登記、公民查詢與修改個人記錄的權利、對行政機關的限制與要求、免除適用的規(guī)定、該法與美國《信息自由法》的關系;論述了我國研究和借鑒國外隱私權保....
|
詳細
|
5
|
互聯網的規(guī)制問題
|
互聯網的規(guī)制問題 一、互聯網及其規(guī)制
互聯網的規(guī)制,是一個新領域中發(fā)生的新問題。因為即使是在互聯網的發(fā)源地美國,互聯網的大規(guī)模商用,也不過是從1994年開始的,到現在僅不過幾個年頭而已。對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互聯網更是處于發(fā)展初期。
詳細
|
|
6
|
美國反托拉斯法對知識產權許可的控制
|
美國反托拉斯法對知識產權許可的控制 長期以來,美國反托拉斯法以懲治壟斷性市場行為、保護經濟競爭為己任,而知識產權立法則使廠商可以就多種智力成果獲得一定期限的法律上的壟斷,這就使得協(xié)調競爭立法與知識產權立法的沖突成為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必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1.....
|
詳細
|
7
|
英國民事司法改革架構中的ADR
|
英國民事司法改革架構中的ADR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意指替代性糾紛解決方法,泛而言之,它是一切訴訟外糾紛解決方法的總稱。當今世界,眾多西方國家正在進行民事司法改革,這些改革具有一個共同特征,....
|
詳細
|
8
|
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
|
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 導讀:所謂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概指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法律文本和我國加入WTO法律文件確立的司法審查制度。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法律文本對司法審查多有涉及,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書均以較大的篇幅對司法審查作出非常醒目的專門規(guī)....
|
詳細
|
9
|
物權行為中的三重問題:概念體系與語詞還原
|
物權行為中的三重問題:概念體系與語詞還原 整個物權行為理論中實際上包括了三重陳陳相因的問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的關聯。這三個問題是相對獨立的:第一個問題是事實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價值問題,第三個問題是邏輯問題。在這篇短文....
|
詳細
|
10
|
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
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律師殺光!-莎士比亞[1]
研究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當然不可能脫離對法官的研究,甚至有必要以法官為中心。本編就是這樣的一個努力。但是,中心化不應導致對邊緣的遺忘,用法官的概念置換了“基層司法制度....
|
詳細
|
1085條記錄 1/10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法律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