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記者緣何忙于做“生意”
記者緣何忙于做“生意”“最近生意怎樣”,一段時間以來,這已成為《鄂東晚報》的記者們心照不宣的打招呼用語。所謂的“生意”和“辦案”,就是記者們去一些出現問題的單位進行采訪,而后被曝光單位主動找到記者或被動地叫去看稿,在交納一定數額的“宣傳費”或“征訂費”才能免災。而這一切都在報社領導明里暗里支持下進行的,有時為了震住被曝光者,報社老總會在發(fā)稿簽上寫下“此事件十分嚴重”等意見,再交給記者以出示人。(見《中國新聞周刊》第205期) 是什么促使記者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干起敲詐的勾當,原來是報社的創(chuàng)收任務在作祟,報社從年初就定好了全年創(chuàng)收計劃,從老總到普通的記者都有創(chuàng)收任務并與其工資掛鉤。2003年,為保證完成任務,報社還集體組織了一次“以打擊亂收費促使報紙創(chuàng)收”的特別行動,在領導的縱容下,報社全體記者出動,當年就從學校敲得人民幣100萬元之多,黃崗市除黃崗中學外,大一點的學校無一幸免。以監(jiān)督學校亂收費為已任的記者和報社,竟以監(jiān)督名義敲詐亂收費學校,最終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和被監(jiān)督者成為了一丘之貉。 報社和記者走到這一地步,真是新聞界的丑聞。媒體也好,記者也罷,他們進行輿論監(jiān)督、充當“大眾良心代言人”,但在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特權,其所行使的僅僅是公民所具有的言論自由、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利,其的權威來自于媒體后面依托的公眾的信任,進行虛假宣傳和其他違反新聞原則的事情,都是拿公眾的信任進行交易,是在欺騙公眾,最終也損害了媒體自身公信力。 當然,媒體在市場化邁進的路程中,追求經濟效益是不可避免。但是,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卻不能改變媒體進行輿論監(jiān)督的天職。因而,作為媒體進行輿論監(jiān)督的前哨——記者,其的采訪活動是必須與經濟效益脫鉤,經濟效益只能由不進行新聞報道的廣告和發(fā)行部門進行,新聞報道與經濟效益兩者之間必須設置“防火墻”。因為,輿論監(jiān)督的前提是事實必須客觀、公正,而這一切都必須與其報道的對象在沒有利害關系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如果給記者創(chuàng)收的任務,那么記者就可能用手中的“權力”去換取金錢,從而有損于媒體的職責與使命。在這一點上,記者與司法、行政官員一樣,不受制約的權力和不與其所接觸的對象保持利益距離就是容易造成腐敗和墮落。真記者的對經濟效益的追求還帶來了假記者的泛濫,人們常常將假記者的敲詐行為認為理所當然。據《瞭望新聞周刊》報道,2004年,僅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就打掉了非法記者站21個,查處假記者8名。據估計,在山西最少有100多名假記者在活動。 其實,記者該如何來為報社創(chuàng)造效益呢?記者應當是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拿出能吸引讀者和為讀者稱道的好稿來,這樣報紙的發(fā)行量才能上升,報紙的發(fā)行量上升了,才能進步吸引更多的客戶來做廣告,使報紙有良性的發(fā)展。這一點上,《鄂東晚報》真該好好學習才創(chuàng)刊一周年的《新京報》,看看人家是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北京報業(yè)獨占鰲頭。記者唯一可以與經濟關聯(lián)的就是發(fā)稿的質量和獎金掛鉤,好稿高酬,差稿低酬,但這并不是要記者去為報社創(chuàng)造效益,而是報社憑記者寫稿的貢獻給予他們的待遇。 靠出賣公眾的信任、敲詐采訪對象來創(chuàng)造效益的報社,我們姑且不談其觸犯法律,將會受到什么樣的法律制裁,就從報社自身角度上講,也是既不能長久發(fā)展,最終也會為公眾甚至為自身的正直記者、編輯拋棄。由于《鄂東晚報》長期以敲詐來創(chuàng)造效益,全市的有錢單位都被宰殺過,2004該報的創(chuàng)收任務就很難有進展了,并且作為本地唯一一份上攤的報紙,該報卻在本地難覓蹤影,今年10月27日,17名編輯和記者在良心召下,集體提出了辭職。 但是,《鄂東晚報》至今還只是口頭表示徹底改革,還不見實際和具體的動作,他們的“生意”還要做多久呢? 通聯(lián):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 郵編: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論產權、產權法與財產法的體系
|
論產權、產權法與財產法的體系 在我國,產權是一個隨著企業(yè)改革的深化而流行起來的概念。首先是政府對國有企業(yè)的放權,然后是國有企業(yè)的改制,引發(fā)了關于產權問題的激烈爭論。實際上,無論是經濟學界還是法學界,爭論的都主要是企業(yè)法人產權。關于產權概念的爭論,盡管隨著中央關....
|
詳細
|
2
|
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
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保障體系,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黨和國家提出把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作為當前全國的一項重要、緊迫的任務,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
詳細
|
3
|
論知識產權
|
論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概念與范圍
知識產權的稱謂來源于18世紀的德國(注3),將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概括為知識產權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時法學家皮卡弟,這一學說被廣泛傳播,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承認(注4)。對我國來說,知識產權是個外來語,是對....
|
詳細
|
4
|
美國《隱私權法》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
美國《隱私權法》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摘要 本文介紹了美國《隱私權法》的立法原則、適用范圍、個人記錄公開的限制和登記、公民查詢與修改個人記錄的權利、對行政機關的限制與要求、免除適用的規(guī)定、該法與美國《信息自由法》的關系;論述了我國研究和借鑒國外隱私權保....
|
詳細
|
5
|
互聯(lián)網的規(guī)制問題
|
互聯(lián)網的規(guī)制問題 一、互聯(lián)網及其規(guī)制
互聯(lián)網的規(guī)制,是一個新領域中發(fā)生的新問題。因為即使是在互聯(lián)網的發(fā)源地美國,互聯(lián)網的大規(guī)模商用,也不過是從1994年開始的,到現在僅不過幾個年頭而已。對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互聯(lián)網更是處于發(fā)展初期。
詳細
|
|
6
|
美國反托拉斯法對知識產權許可的控制
|
美國反托拉斯法對知識產權許可的控制 長期以來,美國反托拉斯法以懲治壟斷性市場行為、保護經濟競爭為己任,而知識產權立法則使廠商可以就多種智力成果獲得一定期限的法律上的壟斷,這就使得協(xié)調競爭立法與知識產權立法的沖突成為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必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1.....
|
詳細
|
7
|
英國民事司法改革架構中的ADR
|
英國民事司法改革架構中的ADR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意指替代性糾紛解決方法,泛而言之,它是一切訴訟外糾紛解決方法的總稱。當今世界,眾多西方國家正在進行民事司法改革,這些改革具有一個共同特征,....
|
詳細
|
8
|
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
|
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 導讀:所謂WTO法律的司法審查制度,概指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法律文本和我國加入WTO法律文件確立的司法審查制度。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法律文本對司法審查多有涉及,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書均以較大的篇幅對司法審查作出非常醒目的專門規(guī)....
|
詳細
|
9
|
物權行為中的三重問題:概念體系與語詞還原
|
物權行為中的三重問題:概念體系與語詞還原 整個物權行為理論中實際上包括了三重陳陳相因的問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的關聯(lián)。這三個問題是相對獨立的:第一個問題是事實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價值問題,第三個問題是邏輯問題。在這篇短文....
|
詳細
|
10
|
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
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律師殺光!-莎士比亞[1]
研究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當然不可能脫離對法官的研究,甚至有必要以法官為中心。本編就是這樣的一個努力。但是,中心化不應導致對邊緣的遺忘,用法官的概念置換了“基層司法制度....
|
詳細
|
1085條記錄 1/109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法律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