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補注》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管子補注》·二十四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明劉績撰?冇小度Y圖》,已著錄!豆茏印放f注,頗為疏略。故宋張嵲跋其后曰,《管子》書多古字,如專作摶,忒作貣,宥作侑,況作兄,釋作澤,此類甚眾!洞罂铩份d召忽語曰: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之政也。注乃謂召忽呼管仲為兄。曰澤命不渝,注乃以為恩澤之命。不可遍舉。黃震《日抄》亦曰,《管子》注釋,最多牴牾。四傷之篇,誤名百匿,而以四傷名七法之篇。幼官篇首章云,若因夜虛守靜,人物則皇,其后方之圖本可覆也。乃衍人物二字,不知參對以夜虛為句,守靜人物自為句,乃以人物則皇為句,而曲為之說曰,聽候人物也。幼官五圖,以形生理為句,而中央之注,獨以形生屬上文。明法篇以比周以相匿為句,而下又云忘生,死交,其后方之,明法解可覆也。乃以相為匿是為句,而曲為之說曰,匿公是而不行也。五法之章曰,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分如分地之利之分。乃釋云,可以分與財者賢人也。立政之章曰,道涂無行禽,指人言之,謂其為能行之禽耳。乃釋云無禽獸之行。版法篇云,悅在施愛有眾在廢私,今因闕文而云悅在施有眾在廢私不成文矣云云。其抉摘皆中理?儽局宰魇亲,故於舊解頗有匡正。皆附於原注之后,以績按別之。雖其循文詮解,於訓詁亦罕所考訂,而推求意義,務求明愜,較原注所得則已多矣。案明有兩劉績,一為山陰人,字孟熙!肚ы曁脮俊份d此書於績名下,注江夏人,則為字用熙者無疑。坊刻或題曰宋劉績,誤也。
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法家類
刑名之學,起於周季,其術為圣世所不取。然流覽遺篇,兼資法戒。觀於管仲諸家,可以知近功小利之隘;觀於商鞅、韓非諸家,可以知刻薄寡恩之非。鑒彼前車,即所以克端治本。曾鞏所謂不滅其籍,乃善於放絕者歟。至於凝、<山蒙>所編(和凝、和<山蒙>父子,相繼撰《疑獄集》),闡明疑獄;桂、吳所錄(桂萬榮、吳訥相續(xù)撰《棠陰比事》),矜慎祥刑。并義取持平,道資弼教,雖類從而錄,均隸法家。然立議不同,用心各異,於虞廷欽恤,亦屬有裨。是以仍準舊史,錄此一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