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疑獄集》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疑獄集》·四卷、《補疑獄集》·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疑獄集》四卷,五代和凝與其子<山蒙>同撰。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人。初為梁義成軍節(jié)度從事。唐天成中官翰林學(xué)士。唐亡入晉,官至左仆射。晉亡入漢,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漢亡入周,至顯德二年乃卒。事跡具《五代史·雜傳》。<山蒙>據(jù)此書題其官曰中允,其始末則不可詳矣。書前有<山蒙>序,及至正十六年杜震序。陳振孫《書錄解題》稱,《疑獄》三卷,上一卷為凝書,中、下二卷為<山蒙>所續(xù)。今本四卷,疑后人所分也!堆a疑獄集》六卷,明張景所增,共一百八十二條所記皆平反冤濫、抉摘奸慝之事,俾司憲者觸類旁通,以資啟發(fā)。雖人情萬變,事勢靡恒,不可限以成法,而推尋故跡,舉一反三,師其意而通之,於治獄亦不無裨益也。書中間有按語,稱訥曰者,不著其姓。又包拯杖吏一條,稱桂氏取以載入篇中,愚特取以終篇云云,亦不言桂氏為誰?妓味似街,桂萬榮摭凝父子所載事跡,益以鄭克之《折獄龜鑒》,編為《棠陰比事》一書。明景泰中,吳訥又刪補之。則所謂訥者,乃吳訥。所謂桂氏,即萬榮。景乃剽剟其文,不著所出,又復(fù)刊削不盡,是亦不去葛龔之類矣。景號西墅,汝陽人。嘉靖癸未進(jìn)士。此書乃其官監(jiān)察御史時作也。
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法家類
刑名之學(xué),起於周季,其術(shù)為圣世所不取。然流覽遺篇,兼資法戒。觀於管仲諸家,可以知近功小利之隘;觀於商鞅、韓非諸家,可以知刻薄寡恩之非。鑒彼前車,即所以克端治本。曾鞏所謂不滅其籍,乃善於放絕者歟。至於凝、<山蒙>所編(和凝、和<山蒙>父子,相繼撰《疑獄集》),闡明疑獄;桂、吳所錄(桂萬榮、吳訥相續(xù)撰《棠陰比事》),矜慎祥刑。并義取持平,道資弼教,雖類從而錄,均隸法家。然立議不同,用心各異,於虞廷欽恤,亦屬有裨。是以仍準(zhǔn)舊史,錄此一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