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譜》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
《荔枝譜》·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蔡襄撰。是編為閣中荔枝而作,凡七篇。其一原本始,其二標(biāo)尤異,其三志賈鬻,其四明服食,其五慎護養(yǎng),其六時法制,其七別種類。嘗手寫刻之,今尚有墨版?zhèn)黛妒,亦載所著《端明集》中。末有嘉祐四年歲次己亥秋八月二十日莆陽蔡某述十九字,而此本無之。案其年月,蓋自福州移知泉州時也。荔枝之有譜自襄始,敘述特詳,詞亦雅潔。而王世貞《四部稿》乃謂白樂天、蘇子瞻為荔枝傳神,君謨不及,是未知詩歌可極意形容,譜錄則惟求記實。文章有體,詞賦與譜錄殊也。襄詩篇中屢詠及荔枝,劉克莊《后村詩話》謂四月池上一首,荔枝才似小青梅句,即譜中之火山。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一首,絳衣仙子過中元句,即譜中之中元紅。謝宋評事一首,兵鋒卻后知神物句,即譜中之宋公荔枝。蓋劉亦閩人,故能解其所指,知其體物之工。洪邁《容齋隨筆》又謂方氏有樹結(jié)實數(shù)千顆,欲重其名,以二百顆送蔡忠惠,紿以常歲所產(chǎn)止此。蔡為目之曰方家紅,著之於譜。自后華實雖極繁茂,逮至成熟,所存未嘗越二百,遂成語識云云。其事太誕,不近理,殆好事者謬造斯言,然亦足見當(dāng)時貴重此譜,故有此附會矣。
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
○譜錄類
劉向《七略》,門目孔多,后并為四部,大綱定矣。中間子目,遞有增減,亦不甚相遠。然古人學(xué)部,各守專門,其著述具有源流,易於配隸。六朝以后,作者漸出新裁,體倒多由創(chuàng)造,古來舊目,遂不能該。附贅懸疣,往往牽強!端逯尽ぷV系》,本陳族姓,而末載《竹譜》、《錢圖》,《唐志·農(nóng)家》,本言種植,而雜列《錢譜》、《相鶴經(jīng)》、《相馬經(jīng)》、《鷙擊錄》、《相貝經(jīng)》,《文獻通考》亦以《香譜》入農(nóng)家。是皆明知其不安,而限於無類可歸。又復(fù)窮而不變,故支離顛舛,遂至於斯。惟尤袤《遂初堂書目》創(chuàng)立《譜錄》一門,於是別類殊名,咸歸統(tǒng)攝,此亦變而能通矣。今用其例,以收諸雜書之無可系屬者,門目既繁,檢尋亦病於瑣碎,故諸物以類相從,不更以時代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