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qǐng)先核實(shí)!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墨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墨子》·十五卷(兩江總督采進(jìn)本)
舊本題宋墨翟撰。考《漢書·藝文志》,《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宋大夫。《隋書·經(jīng)籍志》亦曰宋大夫墨翟撰。然其書中多稱子墨子,則門人之言,非所自著。又諸書多稱墨子名翟,因樹屋書影則曰墨子姓翟,母夢(mèng)烏而生,因名之曰烏,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以墨為姓,是老子當(dāng)姓老耶?其說不著所出,未足為據(jù)也。宋《館閣書目》稱《墨子》十五卷六十一篇,此本篇數(shù)與《漢志》合,卷數(shù)與《館閣書目》合。惟七十一篇之中僅佚節(jié)用下第二十二,節(jié)葬上第二十三,節(jié)葬中第二十四,明鬼上第二十九,明鬼下第三十,非樂中第三十三,非樂下第三十四,非儒上第三十八,凡八篇,尚存六十三篇,與《館閣書目》不合。陳振孫《書錄解題》又稱有一本止存十三篇者,今不可見;蚝笕艘詢杀鞠嘈,互有存亡,增入二篇?dú)e?抑傳寫者訛以六十三為六十一也。墨家者流,史罕著錄,蓋以孟子所辟,無人肯居其名。然佛氏之教,其清凈取諸老,其慈悲則取諸墨。韓愈《送浮屠文暢序》,稱儒名墨行,墨名儒行。以佛為墨,蓋得其真。而讀《墨子》一篇,乃稱墨必用孔,孔必用墨。開后人三教歸一之說,未為篤論。特在彼法之中,能自嗇其身,而時(shí)時(shí)利濟(jì)於物,亦有足以自立者。故其教得列於九流,而其書亦至今不泯耳。第五十二篇以下,皆兵家言,其文古奧,或不可句讀,與全書為不類。疑因五十一篇言公輸般九攻、墨子九拒之事,其徒因采摭其術(shù),附記其末。觀其稱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守固之器在宋城上,是能傳其術(shù)之徵矣。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稘h志》所列備矣。或其學(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xué),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