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鹖冠子》·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案《漢書·藝文志》載《鹖冠子》一篇,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鹖為冠。劉勰《文心雕龍》稱鹖冠綿綿,亟發(fā)深言!俄n愈集》有《讀鹖冠子》一首,稱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學問篇》一壺千金之語,且謂其施於國家,功德豈少!读谠酚小尔i冠子辨》一首,乃詆為言盡鄙淺,謂其世兵篇多同《鵩賦》,據司馬遷所引賈生二語,以決其偽。然古人著書,往往偶用舊文,古人引證,亦往往偶隨所見。如谷神不死四語,今見《老子》中,而《列子》乃稱為黃帝書?思簭投Y一語,今在《論語》中,《左傳》乃謂仲尼稱志有之。元者善之長也八句,今在《文言傳》中,《左傳》乃記為穆姜語。司馬遷惟稱賈生,蓋亦此類,未可以單文孤證,遽斷其偽。惟《漢志》作一篇,而《隋志》以下皆作三卷,或后來有所附益,則未可知耳。其說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於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自六朝至唐,劉勰最號知文,而韓愈最號知道,二子稱之,宗元乃以為鄙淺,過矣。此本為陸佃所注,凡十九篇。佃序謂愈但稱十六篇,未睹其全。佃,北宋人,其時古本韓文初出,當得其真。今本韓文乃亦作十九篇,殆后來反據此書以改韓集,猶劉禹錫《河東集》序稱編為三十二通,而今本柳集亦反據穆修本改為四十五通也。佃所作《埤雅》,盛傳於世,已別著錄,此注則當日已不甚顯,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晁公武《讀書志》則但稱有八卷一本,前三卷全同《墨子》,后兩卷多引漢以后事。公武削去前后五卷,得十九篇。殆由未見佃注,故不知所注之本先為十九篇歟。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蚱鋵W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