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樓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金樓子》·六卷(永樂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读簳け炯o》稱帝博總群書,著述詞章,多行於世。其在藩時,嘗自號金樓子,因以名書!端鍟そ浖尽、《唐書》、《宋史·藝文志》俱載其目,為二十卷。晁公武《讀書志》謂其書十五篇,是宋代尚無闕佚。至宋濂《諸子辨》、胡應麟《九流緒論》所列子部,皆不及是書。知明初漸已湮晦,明季遂竟散亡。故馬骕撰《繹史》,徵采最博,亦自謂未見傳本,僅從他書摭錄數條也。今檢《永樂大典》各韻,尚頗載其遺文。核其所據,乃元至正間刊本。勘驗序目,均為完備。惟所列僅十四篇,與晁公武十五篇之數不合,其二南五霸一篇與說蕃篇,文多復見;騻骺陶呦齺y其目,而反佚其本篇歟?又《永樂大典》詮次無法,割裂破碎,有非一篇而誤合者,有割綴別卷而本篇反遺之者。其篇端序述,亦惟戒子、后妃、捷對、志怪四篇尚存,馀皆脫逸。然中間興王、戒子、聚書、說蕃、立言、著書、捷對、志怪八篇,皆首尾完整,其他文雖攙亂,而幸其條目分明,尚可排比成帙。謹詳加裒綴,參考互訂,厘為六卷。其書於古今聞見事跡,治忽貞邪,咸為苞載。附以議論,勸戒兼資,蓋亦雜家之流。而當時周、秦異書未盡亡佚,具有徵引。如許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九而隱,成湯凡有七號之類,皆史外軼聞,他書未見。又立言、聚書、著書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紀典籍源流,亦可補諸書所未備。惟永明以后,艷語盛行,此書亦文格綺靡,不出爾時風氣。其故為古奧,如紀始安王遙光一節(jié),句讀難施,又成偽體。至於自稱五百年運余何敢讓,儼然上比孔子,尤為不經。是則瑕瑜不掩,亦不必曲為諱爾。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蚱鋵W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