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學(xué)記言》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習(xí)學(xué)記言》·五十卷(浙江巡撫采進(jìn)本)
宋葉適撰。適字正則,自號水心居士,永嘉人。淳熙五年進(jìn)士,官至寶文閣學(xué)士。謚忠定。其書乃輯錄經(jīng)史百氏各為論述,條列成編。凡經(jīng)十四卷,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文鑒四卷。所論喜為新奇,不屑摭拾陳語,故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其文刻峭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劉克莊為趙虛齋作《注莊子序》,亦稱其講學(xué)析理,多異先儒。今觀其書,如謂太極生兩儀等語為文淺義陋,謂檀弓膚率於義理,而謇縮於文詞,謂孟子、子產(chǎn)不知為政,仲尼不為已甚,語皆未當(dāng),此類誠不免於駭俗。然如論讀詩者專溺舊文,不得詩意,盡去本序,其失愈多。言《國語》非左氏所作,以及考子思生卒年月,斥漢人言洪范五行災(zāi)異之非,皆能確有所見,足與其雄辨之才相副。至於論唐史諸條,往往為宋事而發(fā),於治亂通變之原,言之最悉,其識尤未易及。特當(dāng)宋之末世,方恪守洛、閩之言,而適獨不免於同異,故振孫等不滿之耳。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稘h志》所列備矣;蚱鋵W(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xué),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