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qǐng)先核實(shí)!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慎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慎子》·一卷(少詹事陸費(fèi)墀家藏本)
周慎到撰。到,趙人,《中興書目》作瀏陽人。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慎到,趙人,見於《史記》。瀏陽在今潭州,吳時(shí)始置縣,與趙南北了不相涉。蓋據(jù)書坊所稱,不知何謂也,則稱瀏陽者非矣。明人刻本又云到一名廣。案陸德明《莊子釋文》田駢下注曰,慎子云名廣,然則駢一名廣,非到一名廣,尤舛誤也!肚f子·天下篇》曰,慎到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曰知不知,將薄知而后鄰傷之者也。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縱脫無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斷,與物宛轉(zhuǎn),舍是與非,茍可以免,不師智慮,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飄風(fēng)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無非。動(dòng)靜無過,未嘗有罪。是何故?夫無知之物,無建已之患,無用知之累,動(dòng)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yù)。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圣。夫塊不失道,豪杰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云云。是《慎子》之學(xué)近乎釋氏,然漢志列之於法家。今考其書,大旨欲因物理之當(dāng)然,各定一法而守之。不求於法之外,亦不寬於法之中,則上下相安,可以清凈而治。然法所不行,勢(shì)必刑以齊之。道德之為刑名,此其轉(zhuǎn)關(guān)。所以申、韓多稱之也。(語見《漢書·藝文志》。)其書《漢志》作四十二篇,《唐志》作十卷,《崇文總目》作三十七篇,《書錄解題》則稱麻沙刻本凡五篇,已非全書。此本雖亦分五篇,而文多刪削,又非陳振孫之所見,蓋明人捃拾殘剩,重為編次。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二句,前后兩見,知為雜錄而成,失除重復(fù)矣。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zhēng)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蚱鋵W(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xué),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