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華子》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子華子》·二卷(兩江總督采進(jìn)本)
舊本題晉人程本撰。按程本之名見於《家語》,子華子之名見於《列子》,本非一人。《呂氏春秋》引《子華子》者凡三見,高誘以為古體道人。是秦以前原有《子華子》書。然《漢志》已不著錄,則劉向時書亡矣。此本自宋南渡后始刊版於會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說,指為元豐后舉子所作。朱子以其出於越中,指為王铚、姚寬輩所托,而又疑非二人所及。周氏《涉筆》則據(jù)其神氣一篇,指為黨禁未開之時,不得志者所為。今觀其書,多采掇黃、老之言,而參以術(shù)數(shù)之說!秴问洗呵铩べF生篇》一條今在陽城渠胥問篇中,知度篇一條今在虎會篇中,審為篇一條則故佚不載,以掩剽剟之跡,頗巧於作偽。然商榷治道,大旨皆不詭於圣賢。其論黃帝鑄鼎一條,以為古人之寓言,足正方士之謬。其論唐堯土階一條,謂圣人不徒貴儉,而貴有禮,尤足砭墨家之偏。其文雖稍涉曼衍,而縱橫博辨,亦往往可喜,殆能文之士發(fā)憤著書,托其名於古人者。觀篇末自敘世系,以程出於趙,睠睠不忘其宗,屬其子勿有二心以事主,則明寓宋姓。其殆熙寧、紹圣之間,宗子之忤時不仕者乎?諸子之書,偽本不一。然此最有理致文彩,辨其贗則可,以其贗而廢之則不可。陳振孫謂其文不古而亦有可觀,當(dāng)出近世能言之流,實為公論。晁公武以謬誤淺陋譏之,過矣。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稘h志》所列備矣;蚱鋵W(xué)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biāo)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xué),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