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長短經》·九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唐趙蕤撰。孫光憲《北夢瑣言》載,蕤,梓州鹽亭人。博學韜鈐,長於經世。夫婦俱有隱操,不應辟召!短茣に囄闹尽芬噍d蕤字太賓,梓州人。開元中召之不赴。與光憲所紀略同,惟書名作《長短要術》為少異。蓋一書二名也。是書皆談王伯經權之要,成於開元四年。自序稱凡六十三篇,合為十卷。《唐志》與晁公武《讀書志》卷數并同。今久無刊本。王士禎《居易錄》記徐乾學嘗得宋槧於臨清。此本前有傳是樓一印,又有健菴收藏圖書一印,后有乾學名印,每卷之末皆題杭州凈戒院新印七字,猶南宋舊刻,蓋即士禎所言之本,然僅存九卷。末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稱其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闕,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案:此跋全剿用晁公武之言,疑書賈偽托。)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與蕤序六十三篇之數不合。然勘驗所存,實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傳寫之訛也。第一卷八篇,題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題曰文下。第二卷四篇,則有子目而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文中二字。第四卷一篇,題曰霸紀上。第五卷一篇,論七雄之事,題曰霸紀中。第六卷一篇,論三國之事,亦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霸紀下三字。第七卷二篇,題曰權議。第八卷十九篇,題曰雜說。第九卷二十四篇,題曰兵權。其第十卷所謂陰謀者,則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頗詳,多引古書,蓋即蕤所自作。注首或標以議曰二字,或亦不標,體例不一,亦未詳其故也。劉向序《戰(zhàn)國策》,稱或題曰長短,此書辨析事勢,其源蓋出於縱橫家,故以長短為名。雖因時制變,不免為事功之學,而大旨主於實用,非策士詭譎之謀,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格亦頗近荀卿《申鑒》、劉邵《人物志》,猶有魏、晉之遺。唐人著述,世遠漸稀,雖佚十分之一,固當全璧視之矣。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蚱鋵W不傳,后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xù)不同,不能一概著錄。后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志》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并入雜家。雜之義廣,無所不包。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變而得宜,於例為善。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涂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