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春秋》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十六國春秋》·一百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魏崔鴻撰,實則明嘉興屠喬孫、項琳之偽本也。鴻作《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卷,見《魏書》本傳!端逯尽、《唐志》皆著錄,宋初李昉等作《太平御覽》猶引之。《崇文總目》始佚其名,晁、陳諸家書目亦皆不載,是亡於北宋也。萬歷以后,此本忽出,莫知其所自來。證以《藝文類聚》諸書所引,一一相同,遂行於世。論者或疑鴻身仕北朝,而仍用晉宋年號。今考劉知幾《史通·探賾篇》曰:“鴻書之紀綱,皆以晉為主,亦猶班《書》之載吳項,必系漢年,陳《志》之述孫劉,皆宗魏世!眴虒O等正巧附斯義以售其欺,所摘者未中其疾。惟《魏書》載鴻子子元奏稱刊著越、燕、秦、夏、梁、蜀遺載,為之贊序。而此本無贊序!妒吠āけ須v篇》稱,晉氏播遷,南據(jù)揚、越;魏宗勃起,北雄、燕、代。其間諸偽十有六家,不附正朔,自相君長,崔鴻著表,頗有甄明。而此本無表,是則檢閱偶疏,失於彌縫耳。然其文皆聯(lián)綴古書,非由杜撰?际鶉抡,固宜以是編為總匯焉。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載記類
五馬南浮,中原云擾。偏方割據(jù),各設史官。其事跡亦不容泯滅,故阮孝緒作《七錄》,“偽史”立焉!端逯尽犯姆Q“霸史”,《文獻通考》則兼用二名。然年祀綿邈,文籍散佚,當時僣撰,久已無存。存於今者,大抵后人追記而已。曰“霸”曰“偽”,皆非其實也。案《后漢書·班固傳》,稱撰平林、新市、公孫述事為《載記》!妒吠ā芬喾Q平林、下江諸人,《東觀》列為《載記》。又《晉書》附敘十六國,亦云《載記》。是實立乎中朝,以敘述列國之名。今采錄《吳越春秋》以下,述偏方僣亂遺跡者,準《東觀漢記》、《晉書》之例,總題曰《載記》,於義為允。惟《越史略》一書為其國所自作,僣號紀年,真為偽史。然外方私記,不過附存已聲罪示誅,足昭名分,固無庸為此數(shù)卷別區(qū)門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