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安南志略》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安南志略》·十九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黎崱撰。崱字景高,號東山,安南國人。東晉交州刺史阮敷之后,世居愛州。幼與黎琫為子,因從其姓。九歲試童科,仕其國至侍郎,遷佐靜海軍節(jié)度使陳鍵幕。至元中,世祖伐安南,鍵率崱等出降。其國邀擊之,鍵歿於軍。崱入朝,授奉議大夫,居於漢陽。以鍵志不伸而名泯,乃撰此志以致其意。元明善、許有壬、歐陽元皆為之序。所紀(jì)安南事實(shí),與《元史列傳》多有異同,如李公蘊(yùn)所奪,是黎非丁。張懷侯為國叔,張憲侯為日烜兄子,俱非婿。遭興道王之難者乃明誠侯,而非義國侯,皆可證史氏之訛。又史於至元二十三年詔書內(nèi)數(shù)安南罪,有“戕害遺愛”語,而不著其事。今志載至元十九年,授柴椿元帥,以兵千人送遺愛就國。至永平界,安南勿納。遺愛懼,夜先逃歸,世子廢遺愛為庶人,更足明史有脫漏。其他山川人物,敘述亦皆詳贍,洵可為參稽互考之助。蓋安南文字,通於中國,其開科取士,制亦略同。故此書敘述,彬彬然具有條理,不在《高麗史》下云。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載記類
五馬南浮,中原云擾。偏方割據(jù),各設(shè)史官。其事跡亦不容泯滅,故阮孝緒作《七錄》,“偽史”立焉。《隋志》改稱“霸史”,《文獻(xiàn)通考》則兼用二名。然年祀綿邈,文籍散佚,當(dāng)時僣撰,久已無存。存於今者,大抵后人追記而已。曰“霸”曰“偽”,皆非其實(shí)也。案《后漢書·班固傳》,稱撰平林、新市、公孫述事為《載記》。《史通》亦稱平林、下江諸人,《東觀》列為《載記》。又《晉書》附敘十六國,亦云《載記》。是實(shí)立乎中朝,以敘述列國之名。今采錄《吳越春秋》以下,述偏方僣亂遺跡者,準(zhǔn)《東觀漢記》、《晉書》之例,總題曰《載記》,於義為允。惟《越史略》一書為其國所自作,僣號紀(jì)年,真為偽史。然外方私記,不過附存已聲罪示誅,足昭名分,固無庸為此數(shù)卷別區(qū)門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