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故事》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五國故事》·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澳蠞h”條下稱劉晟本二名,上一字犯宣祖諱,去之,則北宋人。又“南唐”條下稱嘗以其事質(zhì)於江南一朝士,則猶在宋初,得見李氏舊臣也。中於南漢稱彭城氏,於留從效姓稱婁。錢塘厲鶚跋,以為吳越國人入宋所作,避武肅王諱。然閩王“延翰”條下,稱其妻為博陵氏,則又何為而諱崔乎?年代綿邈,蓋不可考矣。其書紀吳楊氏、南唐李氏、蜀王氏、孟氏、南漢劉氏、閩王氏之事,稱曰五國。然以其地而論,當為四國。若以其人而論,當為六國。未審其楊、李并為一,抑孟、王并為一也。鄭樵《通志略》列之《霸史類》中,實則小說之體,記錄頗為繁碎。中如徐知誥斥進黃袍諸事,為史所不載。又李煜為李璟第六子,而此云璟之次子,與史亦小有異同。然考古在於博徵,固未可以瑣雜廢也。前有萬歷中太常寺少卿余寅題詞,譏其四國俱加偽字,於蜀獨否。今考書中明書偽蜀王建,又書孟知祥以長興五年遂僣大號,何嘗不著其偽。卷首總綱既以前蜀、后蜀為分,再加偽字,則或曰前偽蜀、后偽蜀,或曰偽前蜀、偽后蜀,詞句皆嫌於贅,是以省之!豆騻鳌匪^避不成文是也。謂不偽蜀,殊失其旨。至“南漢”條下稱偽漢先主名巖,后名俊,又名䶮,䶮之字曰儼,本無此字,䶮欲自大,乃以龍?zhí)旌铣善渥。以其不典,故不書之。寅援《唐史》書武后名曌以駁之,則其說當矣。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載記類
五馬南浮,中原云擾。偏方割據(jù),各設史官。其事跡亦不容泯滅,故阮孝緒作《七錄》,“偽史”立焉。《隋志》改稱“霸史”,《文獻通考》則兼用二名。然年祀綿邈,文籍散佚,當時僣撰,久已無存。存於今者,大抵后人追記而已。曰“霸”曰“偽”,皆非其實也。案《后漢書·班固傳》,稱撰平林、新市、公孫述事為《載記》!妒吠ā芬喾Q平林、下江諸人,《東觀》列為《載記》。又《晉書》附敘十六國,亦云《載記》。是實立乎中朝,以敘述列國之名。今采錄《吳越春秋》以下,述偏方僣亂遺跡者,準《東觀漢記》、《晉書》之例,總題曰《載記》,於義為允。惟《越史略》一書為其國所自作,僣號紀年,真為偽史。然外方私記,不過附存已聲罪示誅,足昭名分,固無庸為此數(shù)卷別區(qū)門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