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圣祖仁皇帝圣訓(xùn)》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圣祖仁皇帝圣訓(xùn)》·六十卷
雍正九年世宗憲皇帝恭編。乾隆六年皇上御制序文刊布。凡三十二類,總一千九百馀則。篇帙視列圣為富。蓋我圣祖仁皇帝道符帝縡,命自天申。景祚延洪,卜年久遠(yuǎn)。六甲五子,首末循環(huán),與天運相終始。故神功圣德,史不勝書。實錄數(shù)盈千卷,而貽留大訓(xùn),亦紀(jì)載獨繁。伏考《周易》有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寶祚綿長,故彝訓(xùn)最為詳備。此誠帝王之盛軌也。然其故有不止於此者。昔虞舜鳴韶,鳳儀獸舞,而皋陶飏拜,猶期以慎憲省成,慮其始勤而終惰也。使歷年久遠(yuǎn)而暇豫之念或萌,則怠氣所乘,又安能於天下之事一一為之衡量,於在廷之臣一一為之啟導(dǎo)。今跽讀圣謨所為保泰而持盈,謹(jǐn)小而慎微者,六十一年殆如一日。然則圣訓(xùn)之獨多,固在享國之永,亦在蒞政之勤矣。周公告誡成王,歷舉太戊、武丁、祖甲、文王之壽考而歸本於無逸。圣人之心,固異世而同符也。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詔令奏議類
記言記動,二史分司。起居注,右史事也,左史所錄蔑聞焉。王言所敷,惟詔令耳!短浦尽な凡俊,初立此門。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移“制誥”於《集部》,次於《別集》。夫渙號明堂,義無虛發(fā),治亂得失,於是可稽。此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抑居詞賦,於理為褻!渡袝肥恼a,經(jīng)有明徵。今仍載《史部》,從古義也。《文獻(xiàn)通考》始以“奏議”自為一門,亦居集末?肌稘h志》載奏事十八篇,列《戰(zhàn)國策》、《史記》之間,附《春秋》末。則論事之文,當(dāng)歸《史部》,其證昭然。今亦并改隸,俾易與紀(jì)傳互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