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史諫草》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左史諫草》·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呂午撰。午字伯可,歙縣人,嘉定四年進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跡具《宋史》本傳。是編凡奏議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議一首。后又附載家傳詩文之類。最后載呂氏節(jié)女事。皆因家傳附編者也。午兩為諫官,以風(fēng)節(jié)自勵,知無不言。理宗嘗稱其議論甚明切,又謂其論邊事甚好。此六疏皆理宗嘉熙二年所上。雖篇數(shù)無多,而宋末時事頗可考見。其論宋宰相臺諫之弊,尤極詳懇。其子沆一疏,并方回所為午及沆傳,亦多與《宋史》本傳可以相證;胤Q午文集名《竹坡類稿》,是午本有全集而今佚之。茲六疏蓋存於散軼之馀者,其他遺文則頗散見於《新安文獻志》諸書中云。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詔令奏議類
記言記動,二史分司。起居注,右史事也,左史所錄蔑聞焉。王言所敷,惟詔令耳!短浦尽な凡俊,初立此門。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移“制誥”於《集部》,次於《別集》。夫渙號明堂,義無虛發(fā),治亂得失,於是可稽。此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抑居詞賦,於理為褻!渡袝肥恼a,經(jīng)有明徵。今仍載《史部》,從古義也。《文獻通考》始以“奏議”自為一門,亦居集末?肌稘h志》載奏事十八篇,列《戰(zhàn)國策》、《史記》之間,附《春秋》末。則論事之文,當(dāng)歸《史部》,其證昭然。今亦并改隸,俾易與紀傳互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