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野疏稿》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華野疏稿》·五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郭琇撰,L,即墨人,華野其字也,康熙庚戌進士,官至湖廣總督。此編乃其歷官奏疏。起康熙二十七年,迄四十一年,凡四十四篇。疏末多載原奉諭旨,蓋琇所恭錄,而其后人并敬刊也。琇初由吳江知縣行取入臺,即劾罷大學士明珠、余國柱等。圣祖仁皇帝嘉其敢言,洊擢左僉都御史,進左都御史。復劾奏王鴻緒、高士奇、徐乾學等黨援交通,亦皆譴退。后緣事鐫秩,復起為湖廣總督。在官四年,別以紅苗搶掠一事褫職歸。蓋當其彈抨得實,則拔擢以旌其忠;當其貽誤封疆,則罷斥以明其罪。仰見圣祖仁皇帝行政用人,大公獨斷。賞罰悉視其自取,而無一毫畸輕畸重於其間。前者纂輯《五朝國史列傳》,特命於《明珠傳》中載琇劾疏全文,毋庸刪削。嗣復命於《王鴻緒》、《高士奇》、《徐乾學》諸傳中補載琇之劾疏,無庸隱諱。并復頒示綸音,闡明其進退之由。俾共知琇之擢用,無人能排擠報復,L之罷官,亦非由有人傾軋。百爾臣工,仰承誥誡,已無不曉然共喻。臣等謹錄琇此編,并恭錄前奉諭旨冠諸卷端。庶彝訓昭然,永垂成憲,益共知所警勵焉。(以上專集)
(案:以上所錄皆以奏議自為一集者。其或編入文集之中,則仍著錄於《集部》。)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詔令奏議類
記言記動,二史分司。起居注,右史事也,左史所錄蔑聞焉。王言所敷,惟詔令耳!短浦尽な凡俊罚趿⒋碎T。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移“制誥”於《集部》,次於《別集》。夫渙號明堂,義無虛發(fā),治亂得失,於是可稽。此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抑居詞賦,於理為褻!渡袝肥恼a,經(jīng)有明徵。今仍載《史部》,從古義也!段墨I通考》始以“奏議”自為一門,亦居集末。考《漢志》載奏事十八篇,列《戰(zhàn)國策》、《史記》之間,附《春秋》末。則論事之文,當歸《史部》,其證昭然。今亦并改隸,俾易與紀傳互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