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訥谿奏疏》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訥谿奏疏》·一卷(浙江巡撫采進(jìn)本)
明周怡撰。怡字順之,號都峰,改號訥谿,太平人。嘉靖戊戌進(jìn)士。授順德府推官,擢吏科給事中。以疏劾嚴(yán)嵩廷杖,下錦衣獄。三年,世宗感乩仙之言,得與楊爵、劉魁同出獄。未幾,以熊浹劾乩仙誣妄激世宗怒,復(fù)逮入獄。又二年,始得釋。隆慶初,召為太常寺少卿,又上疏忤中官,外調(diào)山東按察使僉事。稍遷司業(yè),仍為太常寺少卿以卒。蓋其平生觸犯權(quán)倖,至再至三,困踣顛連,僅存一息,而其志百折不改,勁直忠亮,卓然為一代完人。是集為其弟恪所編,許谷為之序。凡吏科奏疏十一篇,太常奏疏二篇。雖卷帙無多,而生氣凜然,猶足以見其梗概也。卷末《乞休》一疏,注曰“李石麓相公不允上”。李石麓者,大學(xué)士李春芳號也。蓋怡放廢以后,不欲再出,而春芳以穆宗新政,欲獎用直臣,故格之不使上達(dá)。然怡訖不得大用,殆亦郭公之善善歟。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詔令奏議類
記言記動,二史分司。起居注,右史事也,左史所錄蔑聞焉。王言所敷,惟詔令耳!短浦尽な凡俊罚趿⒋碎T。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移“制誥”於《集部》,次於《別集》。夫渙號明堂,義無虛發(fā),治亂得失,於是可稽。此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抑居詞賦,於理為褻!渡袝肥恼a,經(jīng)有明徵。今仍載《史部》,從古義也。《文獻(xiàn)通考》始以“奏議”自為一門,亦居集末?肌稘h志》載奏事十八篇,列《戰(zhàn)國策》、《史記》之間,附《春秋》末。則論事之文,當(dāng)歸《史部》,其證昭然。今亦并改隸,俾易與紀(jì)傳互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