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請輸入關鍵字:
誰來確定簡易程序中的主要證據
誰來確定簡易程序中的主要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告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陳述和辯護。審判員可以出示、宣讀主要證據,并聽取被告人的意見……”
據此,實踐中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由獨任審判員采取開庭前閱卷確定的方式,將涉及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和有關法定量刑情節(jié)的證據作為案件的主要證據,在庭審中予以出示、宣讀。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要求法官對證據的主、次進行確認,是有違于控辯式庭審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的。確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界限的訴訟責任應當由公訴機關承擔。公訴機關在移送全案材料的同時,附送一份主要證據目錄并載明這些主要證據用以證明的內容。而獨任審判員在審理過程中僅就此“代為出示”和“代為宣讀”。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由法官“抉擇”證據,審判權勢必侵犯和分割了公訴權,致使公訴機關的公訴權無法充分行使。審判權、公訴權是互為獨立的訴訟權利,二者不能相互讓渡。即使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刑事案件時,也應遵循上述原則。只有公訴機關充分發(fā)揮控訴職能,通過主要證據目錄形式由獨任審判員當庭代為出示,才能向審判機關及被告人、辯護人充分展示其訴訟意圖及依據,達到與出庭相同的控訴效果。由法官“抉擇”證據,實質上剝奪了公訴機關部分的控訴權利。
其次,由法官“抉擇”證據,案件勢必滲入法官主觀臆斷,致使先入為主,難以實現公正裁判。根據刑訴法的規(guī)定,凡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公訴機關都應當全案移送。但是,雖是全案移送,也要嚴格規(guī)范于控、辯式審判模式之下,它應有別于舊模式下的全案移送。這就要求審判人員更要居中裁判,以防止先入為主,主觀臆斷。
如果公訴機關附有主要證據目錄,那么審判人員在接收案件后會首先閱看主要證據的內容,明確控訴意圖后,再通看全卷。在審理過程中,認為有必要出示證據時,亦會按照公訴機關認定的主要控訴證據予以出示、宣讀,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公訴權的充分發(fā)揮,減少法官主觀臆斷,促進審判公正。
最后,由法官“抉擇”證據,終將扮演控方角色,導致檢察監(jiān)督權在簡易案件審判中難以實現。獨任審判員所出示用以辨認及質認的主要證據,如果系“自定,自出示”、“自定,自認證”,就導致大多數證據的認定程序走了過場,因為自我否定的情況必定微乎其微。
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獨任審判員行使了控方訴權,成為“第二公訴人”,或者說是“隱形公訴人”。另外,在審判實踐中,我們還發(fā)現有些獨任審判員在主持庭審過程中,當遇到被告人對某些證據表示異議時,即刻予以答復。對此做法,筆者認為應當將法庭對證據的認定嚴格規(guī)范起來,使之適時適度,防止被告人、辯護人及旁聽群眾把認證內容混為一種公訴答辯,從而避免審判員與被告人之間形成“控、辯之勢”。
同時,因公訴機關一般不派員出庭參加訴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其對庭審過程的檢察監(jiān)督。如果僅僅制發(fā)起訴書、移送案卷,那么檢察監(jiān)督權在簡易庭審中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審判人員也會因有意或無意忽略某些證據而導致刑事裁判畸輕畸重。因此,擬定庭審中可能出示的主要證據目錄并載明用以證明的問題,是保障控訴權和檢察監(jiān)督權得以充分實現的案前形式;通過刑事判決書中關于證據出示、質證、認證的內容來監(jiān)督控訴意圖是否被充分展示,是保障檢察監(jiān)督權得以充分實現的案后形式。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正確理解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中的“審判員出示、宣讀主要證據”。在審判實踐中,可以這樣操作:在被告人針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陳述之后,審判員告知被告人:
“某某人民檢察院在向本院提起公訴時,向本院移送了全案材料,并提交了本案的主要證據目錄及其用以說明的問題,現由本庭獨任審判員代為出示、宣讀如下:……”
|
 |
文章標題 |
相關內容 |
|
1
|
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發(fā)展模式及其啟示
|
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發(fā)展模式及其啟示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現狀,特別是法律制度、組織框架、運行機制方面的特點和內部走向一體化、外部更趨開放性的特點;繼而在評述其成就和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結合正在建設中國—東盟自....
|
詳細
|
2
|
論利率市場化的法律意蘊
|
論利率市場化的法律意蘊 「內容提要」利率作為金融產品的價格,是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中最活躍的因素,是金融市場的核心。利率市場化就是要讓市場供求關系在利率的形成過程中更大程度地發(fā)揮決定性的作用。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產業(yè)走....
|
詳細
|
3
|
國民待遇與外資稅收優(yōu)惠政策之改革
|
國民待遇與外資稅收優(yōu)惠政策之改革 「關鍵詞」國民待遇;稅收優(yōu)惠 我國應對內外資企業(yè)實行無差別性待遇,這是國民待遇制度的本質要求,它反對歧視性的次國民待遇,更不贊成對外資過....
|
詳細
|
4
|
按揭、保險與抵押債權證券化
|
按揭、保險與抵押債權證券化 論文提要:鑒于目前我國收入與商品價格的差異按揭發(fā)展迅速,由于按揭還款時間長、涉及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如何控制各方風險已迫在眉捷,本文通過參考國外保險介入按揭的做法及抵押債權特點,就中國保險業(yè)介入....
|
詳細
|
5
|
論“自主知識產權”及其法律保護
|
論“自主知識產權”及其法律保護 當以信息產業(yè)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引導著中國科技事業(yè)步入未來知識經濟快車道之際,以觀念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全面科技創(chuàng)新的一場現代科技革命正在中華大地上涌動....
|
詳細
|
6
|
淺談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實效性
|
淺談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實效性 學校管理是多因素整合而成的。管理是否科學,是否有效,在于它的管理對象中“人”的因素是否積極上進,能否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 管理學認為:人的....
|
詳細
|
7
|
我國法律文獻檢索教材之檢討
|
我國法律文獻檢索教材之檢討 我國目前出版的法律文獻檢索教材大多數出自于高等法學院校中法律圖書館的專業(yè)館員之手。自1981年秋,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條例》將“開展查詢文獻方法的教育和輔導工作”作為大學圖書館的任務之一開始,以當時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
|
詳細
|
8
|
歷史與社會交錯中的當代法學學術史
|
歷史與社會交錯中的當代法學學術史 就法學而言,有若干特點使得它與其他人文以及社會科學學科相區(qū)別。最突出的特點可能是,在中國,法學本身就是一個當代學科。古典時期,我們雖然也有律學,但是,與西方羅馬法以降的法學相比,明顯地缺少超驗的價值訴求,與此同時,不存在....
|
詳細
|
9
|
哲學的困境和黑格爾的幽靈——關于中國無哲學的反思
|
哲學的困境和黑格爾的幽靈——關于中國無哲學的反思 摘要:“中國近代在翻譯和引進西方學術的過程中,對其基本概念或術語往往采取譯詞重于借詞的方法,從而引發(fā)中西學術思想轉換中的”名實之辨“。中西哲學之間的學術轉譯、通約和交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哲學研究的過....
|
詳細
|
10
|
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多樣性
|
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人類歷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在它能夠與其他文化相區(qū)別時才能被辨識,也才能有現實的存在。一方面,相應于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不可能是同一的;另....
|
詳細
|
1311條記錄 1/132頁 第頁 [首頁] [上頁] [下頁] [末頁]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法律論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