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光三部曲》的舞劇新觀念
《覓光三部曲》的舞劇新觀念 中央芭蕾舞團《覓光三部曲》于八五年七月初演,當即受到了中外觀眾的熱情歡迎。舒均均的處女作,使人們眼界一開耳目一新!兑挕穭★@然并非成熟全美,但它所顯示的舞劇新觀念與中國芭蕾的新形式,確給觀眾引向一個新的境地,給人們以新的美的享受。 時代的變革,藝術的發(fā)展都要求要有新的觀念給以指導性的推引。無論是民族舞劇還是中國芭蕾,都需有新的舞劇觀念或是傳統(tǒng)觀念的某些更新,以取得中國舞劇在新時期的新發(fā)展。事實上,許多舞劇編導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已對傳統(tǒng)的舞劇觀念有了某些突破,如在舞劇的題材選擇、舞劇的結構方式、舞劇語言的發(fā)展途徑與組合方法等方面,都一改傳統(tǒng)封閉式的觀念而更具開放性,但以中國舞劇而言,在整體觀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則應以《覓光三部曲》為首開先例者。在未分析舒均均的舞劇觀念及《覓光三部曲》的得失之前,先有兩點說明: (一)新的舞劇觀念的出現(xiàn),在客觀上并不意味是對傳統(tǒng)舞劇觀念必然的排斥與否定。在藝術上新觀念與傳統(tǒng)觀念客觀上允許發(fā)展并存。我國的新詩與古詩的形式將永恒并存,做為新詩的開拓者的郭老,不是也寫了許多古體詩嗎? (二)新的舞劇觀念不只是一種,也不僅此唯優(yōu)唯準。新的舞劇觀念會有其多元性、多變化、多層次、多角度,并呈立交式,因此而有多樣化的舞劇形式。 舒均均的新舞劇觀念,主要有兩方面的新突破:一是一改傳統(tǒng)舞劇的情節(jié)結構方式,它以意念結構全劇;二是一改傳統(tǒng)舞劇一個故事、一個中心、二三主角的格局,形成無故事、多線條、群星制的新舞劇形式。 一、意念結構 《覓光三部曲》以《黃河》《人生》《宇宙》三個部分組成。意味著過去、今天、未來人們對民族、人生、宇宙之光的尋覓與追求。 《黃河》以一群男女沖浪前進,夾以力、頌、夢、憤的四組雙人舞,象征著中華民族穿過漫漫長夜,重重迷霧,追求天邊那輝煌的日出的意境。《人生》以一個現(xiàn)代少女的追求,象征著人生在黑暗的迷惑與光明的探索中的艱苦歷程!队钪妗穭t引向對謎一樣的宏觀未來的求索。從太陽與行星到彗星與宇宙,意味著人們進取境界的無限與無窮。 《覓》劇打破了以情節(jié)、人物為主的傳統(tǒng)結構方式,而以編導的主觀意念與哲思為舞劇的結構中心,以意念結構代替情節(jié)結構。它迥異于以情節(jié)引人、以情感動人、重戲劇性的傳統(tǒng)的舞劇觀念,不重外在情節(jié)故事的敘述,而重內在深層意思的表現(xiàn);不重情緒的感染,主要在于思想的啟迪;不著力于直觀的再現(xiàn)客觀事物的形貌,而以象征性的舞蹈形象致力于表現(xiàn)內在深遠的意蘊。以內向的深挖獲取外向的開放,使人的內心世界盡可能得到充分的舞劇化的揭示!耙饽畹慕Y構,象征的表現(xiàn)”是《覓》劇編導在新觀念導引下所求得的新的舞劇藝術規(guī)律與手法。 《覓光三部曲》一無連貫的情節(jié),二無某一具體人物的首尾貫串,三無情感的強烈表現(xiàn),這是傳統(tǒng)觀念以為大忌的。然而,它雖無“情節(jié)”卻有“意節(jié)”;無故事,卻有不斷尋覓與探索的意識貫串于全劇。因而,形散神聚,事不連意聯(lián),雖然看似無關的三部分,卻形成過去、現(xiàn)代、未來的歷史性的連接,民族、人生、宇宙,共同的哲理性的思考形成了它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它的人物是抽象化的但不是概念化的,在超脫出個人命運的共性人物身上,反映了民族與人類對理想對光明的共同的摯著追求精神。看來無中心人物、無鮮明的人物個性、沒有具體人物的悲歡離合,但它卻在鮮明美好的舞蹈形象中,賦人物以背負歷史重任的民族精神、開拓人生道路的現(xiàn)實意志、和征服未來的人類氣魄;將對客觀世界做歷史性的思索所凝聚成的編導個人的意念與哲思,付諸于客觀眾多人物的舞蹈形象的多角度的完整體現(xiàn)之中。它不似一般舞劇那樣或強調其抒情性,或以緊張的戲劇性、尖銳的矛盾沖突來激化角色的情感,給人以強烈的情緒感染與內心情感的震蕩,而是把情感深深埋藏于內心并凝煉為意念哲思;使情感升華而意化,將“情真”變?yōu)椤耙馇小?不以動人之情為勝,而以啟人思考為旨。這樣,雖然情節(jié)淡化、情感冷化、人物抽象化,但不至于使舞劇流于拙散、不動人和概念化,卻可以神之聚、意之切、概括力之強,形成意蘊深邃、意境深遠之美,給習慣欣賞情美直感的觀眾,享受意美深思的新的審美境界。 二、群星制 《覓光三部曲》在內容上求時代性的深意與哲理,在形式上則求現(xiàn)代化的豐采與多極。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前進在很多情況下只是“一”和“二”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他們渴望要求“多”!兑挕穭〈蚱屏艘粋主人翁、兩三重要人物、群舞做陪襯的傳統(tǒng)格式,適應時代審美需要而取群星制的方式。《黃河》有四對演員的四組雙人舞;《人生》有兩組三人舞一組雙人舞,覓光女、光與黑暗都有相應的獨舞,七色光女每個人都有獨舞顯示其舞技;《宇宙》中有宇宙之謎與人的雙人舞與獨舞,有太陽、彗星的獨舞,九大行星也都有顯露舞技的時機。眾多人物的眾多舞蹈,既可顯示編舞的多才多能,在舞劇中展現(xiàn)出豐滿與多彩的舞蹈形式;又可展示演出團體的演員陣容,充分發(fā)揮演員們的舞蹈技藝與創(chuàng)作個性。觀眾看得高興新鮮感強美不勝收,演員跳的過癮都能有所發(fā)揮。創(chuàng)作者這一觀念的更新,在客觀效果上使接受者,包括演員與觀眾都比較滿意。 再者,意念結構偏重理性,易流于概念圖解,而以群星璀爍舞藝繽紛的方式,使意象溶于多采的舞蹈形式與豐滿的舞蹈形象之中,摒棄啞劇以多種舞蹈綜合統(tǒng)一來結構舞劇,以發(fā)揮舞劇交響化的功能。這樣,深意與多美的結合,既深化了舞劇藝術的表現(xiàn)力,又強化了舞劇藝術的美感。 三、存在的問題 新的舞劇觀念使《覓光三部曲》有了一個新的面貌,給人以較強的新鮮感。但并不因為有了新觀念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它還要求要有一系列的在藝術規(guī)律與藝術手法上的新發(fā)現(xiàn)與新創(chuàng)作,它更要求在思想觀念上的新高度!兑挕穭∩杏腥齻方面的問題待研究解決。 一、思想觀念的明確性與高度尚有不足。如《黃河》的民族氣魄與歷史感的表現(xiàn)還不足!度松分幸捁馀c黑暗的隨從們那段表現(xiàn),有失足青年之感,對其概括性與代表性有所影響!队钪妗凡糠謱ξ磥淼奶剿,意念上不夠明確,也不太準確,只是展覽式的幾個舞段,人在舉手之間揭開了宇宙之謎的面紗,再沒留下回味的余地!饵S河》《人生》中深遠的意境、至此卻貧乏化了。 二、在編導藝術上如何使散漫的多中心與形式的多樣性,形成完整的統(tǒng)一體的問題尚未完美解決。總的追求光明的意念是明確的,但如何使動作組合所內涵的意象,具有明確性與準確性;在各部分各段落之間如何連接成不斷流動的意線,以使全劇具有連續(xù)性與完整性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編舞方法上的再創(chuàng)新的問題也待深入研究。 三、在表演方法上還需與舞劇觀念編導手法相統(tǒng)一相適應。從《覓》劇來看,它的表演觀理應是重表意性,而非傳統(tǒng)的表情性;演員與演員、演員與觀眾之間不是直接情感的交流,而是間接思想的啟示;全體演員們所扮演的角色,有其關系、環(huán)境、行動的舞蹈形象再現(xiàn)的部分,如沖浪前進、太陽與行星、黑暗與光明等等,但主要都應是在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之中,既使是雙人舞三人舞群舞,也是人物共通的內心活動與認真的行動,而不是人物之間的對話;演員進入角色,不是進入感情,而是進入意境中思索與行動。然而,在《黃河》里有的演員進入了與惡浪搏擊的真實情境,面向觀眾直接情緒交流;在《人生》中被黑暗困惑的覓光女一時沉迷于金錢美酒之中,而流露出的喜悅之情;這些地方的表演,過于“實”“直接”“外在”與全劇表演上的“虛”“間接”“內在”的格調不諧調,不同程度的破壞了全劇觀念與風格的統(tǒng)一性。 《覓光三部曲》的創(chuàng)作實踐,由于編導經驗的不足又是新的嘗試,存在一些問題不足為奇,也自然需要修改加工使其日臻完美,但它體現(xiàn)出來的舞劇新觀念,為中國芭蕾創(chuàng)作了新形式,開拓了舞劇發(fā)展的新道路,為舞劇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新課題,在中國舞劇發(fā)展史上會有它特殊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