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芭蕾必須有個性
中國芭蕾必須有個性 第三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結(jié)束了決賽階段比賽,83名中外參賽選手中有40名進入決賽,比賽最終結(jié)果將于今晚揭曉,評委會主席、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shù)總監(jiān)弗蘭克·安德森為芭蕾愛好者舉辦了名為“布農(nóng)維爾學派和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主題講座,記者隨后采訪了這位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現(xiàn)任藝術(shù)總監(jiān)。 驚喜、情感、品質(zhì) 安德森認為在芭蕾舞中有三個重要的關(guān)鍵詞:驚喜、情感、品質(zhì)。 安德森解釋說:“每一個人到劇院里看芭蕾都是想看到‘驚喜’,他們都希望能在劇場中過把癮,所以我們要不斷搜尋新的表演形式。”安德森介紹說,雖然在丹麥,芭蕾仍是主流藝術(shù),但還是存在觀眾流失的現(xiàn)象。特別是年輕觀眾進劇場看芭蕾的越來越少,看演出的是一些固定觀眾,但隨著這些觀眾的年齡不斷增大,就必須用創(chuàng)新來吸引新的觀眾。 安德森堅信情感是一切藝術(shù)的基礎(chǔ),藝術(shù)最終是要讓觀眾的心靈得到震撼。安德森特別提到了表演者,認為如果表演者內(nèi)心不真誠,那就無法打動觀眾。他表示,與其他演出形式相比,芭蕾舞更經(jīng)典、更具表現(xiàn)力,這一點遠勝過電腦和互聯(lián)網(wǎng)。 “我母親告訴我,一個人的能力是永遠不會褪色的!卑驳律J為,要確保每一場演出的品質(zhì),這樣才可以與歌劇去競爭。在過去的幾年里,歌劇演出呈上升趨勢,不斷搶占芭蕾演出的市場。特別是“三高”在歐洲演出后,歌劇更是受到歡迎。要確保芭蕾舞能長演不衰,并在演出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惟一的辦法就是要保證每場演出的品質(zhì)。 舞者要超越技巧 曾擔任過上屆比賽評委的安德森在第二屆芭蕾舞比賽中看上了獲得女子少年組金獎的姚偉,并邀請她加盟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弗蘭克認為姚偉不僅注重技巧訓(xùn)練,也重視內(nèi)在氣質(zhì)的培養(yǎng),讓自己的表演充滿感情。他說:“作為本屆芭蕾舞比賽的評委會主席,我不是為了看技巧而來。技巧不是最終的目標,舞者的目標是要超越技巧,從而獲得表演的自由境界,充分表達出藝術(shù)的感染力! 用心靈去跳舞 掐指算來,安德森與中國芭蕾的合作已有10年,他在6年前曾與中央芭蕾舞團合作排演芭蕾舞《仙女》。當年有記者采訪《仙女》的主演朱妍,其中問到安德森到底教會了她什么,朱妍回答說安德森教會了她用心靈去跳舞。安德森聽到了朱妍回答后表示:任務(wù)完成了,這對他來講是最重要的東西。昨天,他對10年來中國芭蕾的進步表示稱贊,但在談到中國芭蕾該如何繼續(xù)發(fā)展時說:“中國芭蕾必須有個性,找到自己的特點!彼J為歐洲有像《堂吉訶德》這樣的芭蕾名劇,而中國芭蕾完全可以把中國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改編成舞蹈,使它們成為世界舞壇上最獨特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