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 史部六
《大金國志》卷五十 史部六
《大金國志》·四十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宋宇文懋昭撰。前有端平元年《進書表》一通,自署淮西歸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閣,而不詳其里貫!侗怼分杏小巴瞪雌郑僮x父書”等語。亦不知其父何人也。書中取金太祖至哀宗九主一百十七年事跡,裒集匯次。凡《紀》二十六卷、《開國功臣傳》一卷、《文學(xué)翰苑傳》二卷、《雜錄》三卷、《雜載制度》七卷、《許亢宗奉使行程錄》一卷。似是雜采諸書,排比而成。所稱義宗即哀宗。《金史》謂息州行省所上謚,而此則云金遺臣所上,與史頗不合。又懋昭既降宋,即當以宋為內(nèi)詞。乃書中分注宋年,又直書康王出質(zhì),及列北遷宗族於獻俘,殊為失體。故錢曾《讀書敏求記》嘗稱為無禮於君之甚者。然其可疑之處,尚不止此。詳悉檢勘,紕漏甚多。如《進書表》題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而金亡即在是月十日,相距僅五日,豈遽能成書進獻。又紀錄蔡州破事如是之詳,於情理頗不可信。又端平正當理宗時,而此書大書宋寧宗太子不得立,立其侄為理宗,於濟邸廢立,略無忌諱。又生而稱謚,舛謬顯然。又懋昭以金人歸宋,乃於兩國俱直斥其號,而獨稱元兵為大軍。又稱元為大朝。轉(zhuǎn)似出自元人之辭,尤不可解。又《開國功臣傳》僅寥寥數(shù)語,而《文學(xué)翰苑傳》多至三十二人。驗其文,皆全錄元好問《中州集》中小傳,而略加刪削?己脝栕藭鴷r,在金亡之后,原序甚明。懋昭更不應(yīng)預(yù)襲其文。凡此皆疑竇之極大者。其他如愛王作亂等事,亦多輕信偽書,冗雜失次?忠呀(jīng)后人竄亂,非復(fù)懋昭原本,故牴牾若此。然其首尾完具,間有與《金史》異同之處,皆足資訂證。所列制度服色,亦能與《金史》各志相參考。故舊本流傳不廢。今亦著其偽而仍錄其書焉。
卷五十 史部六
○別史類
《漢藝文志》無史名,《戰(zhàn)國策》、《史記》均附見於《春秋》。厥后著作漸繁,《隋志》乃分《正史》、《古史》、《霸史》諸目。然梁武帝、元帝《實錄》列諸《雜史》,義未安也。陳振孫《書錄解題》創(chuàng)立《別史》一門,以處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者。義例獨善,今特從之。蓋編年不列於正史,故凡屬編年,皆得類附!妒酚洝贰ⅰ稘h書》以下,已列為正史矣。其岐出旁分者,《東觀漢記》、《東都事略》、《大金國志》、《契丹國志》之類,則先資草創(chuàng)!兑葜軙、《路史》之類,則互取證明!豆攀贰、《續(xù)后漢書》之類,則檢校異同。其書皆足相輔,而其名則不可以并列。命曰《別史》,猶大宗之有別子云爾。包羅既廣,六體兼存。必以類分,轉(zhuǎn)形瑣屑。故今所編錄,通以年代先后為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