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qǐng)先核實(shí)!
卷五十 史部六
《春秋別典》卷五十 史部六
《春秋別典》·十五卷(兩淮鹽政采進(jìn)本)
明薛虞畿撰。前有虞畿《自序》,不署年月。稱嘗閱注牒,見春秋君臣往跡,不下千事,散見百家,皆三氏所未錄,間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緒,存其半而不采其全。因不自度,略仿左例,分十二公,以統(tǒng)其世。稽《三傳》人名,以系其事。凡十五卷。末又有其弟虞賓《跋》,稱先仲氏輯《春秋別典》,未脫稿而不幸下世。不無掛甲漏乙、年代倒置之病。故特廣閱博搜,參互考訂。世懸者更,數(shù)殊者析,刪其繁復(fù)者十一,苴其闕略者十三云云。則此書乃虞畿兄弟二人相續(xù)而成也。舊無刊版。此本為朱彝尊家所藏,有康熙辛巳十月彝尊題字,惜其抄撮具有苦心,惟各條之末不疏明出何書。明人之習(xí),大都若是,所譏誠中其病。然網(wǎng)羅繁富,頗足以廣見聞,要亦博洽之一助也!队葭苄颉纷允鹪弧盎涘保兑妥鸢稀贩Q其字里通志不載,莫得其詳!队葙e跋》中稱仲氏列章縫,治博士家言,蓋廣東諸生也?己冻敝莞尽吩唬貉τ葭茏炙聪椋j柸。初為諸生。后棄去,隱韓山之麓,以農(nóng)圃自娛?らL吏欲致之,鑿垣而遁。著有《聽雨篷稿》云云。當(dāng)即其人。又考潮州在梁為東陽州,后改曰瀛州,與“粵瀛”之稱亦合。惟《志》不言其有此書,疑偶未見耳!队葭苄颉酚址Q《書目》、《凡例》列在左方。今卷首有《凡例》七條,而無《書目》,則傳寫者佚之矣。
卷五十 史部六
○別史類
《漢藝文志》無史名,《戰(zhàn)國策》、《史記》均附見於《春秋》。厥后著作漸繁,《隋志》乃分《正史》、《古史》、《霸史》諸目。然梁武帝、元帝《實(shí)錄》列諸《雜史》,義未安也。陳振孫《書錄解題》創(chuàng)立《別史》一門,以處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者。義例獨(dú)善,今特從之。蓋編年不列於正史,故凡屬編年,皆得類附!妒酚洝、《漢書》以下,已列為正史矣。其岐出旁分者,《東觀漢記》、《東都事略》、《大金國志》、《契丹國志》之類,則先資草創(chuàng)!兑葜軙、《路史》之類,則互取證明!豆攀贰、《續(xù)后漢書》之類,則檢校異同。其書皆足相輔,而其名則不可以并列。命曰《別史》,猶大宗之有別子云爾。包羅既廣,六體兼存。必以類分,轉(zhuǎn)形瑣屑。故今所編錄,通以年代先后為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