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書》卷五十 史部六
《明書》·四十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鄧元錫撰。是書所紀(jì),起於太祖,終於世宗。凡《帝典》十卷、《后妃內(nèi)紀(jì)》一卷、《外戚傳》一卷、《宦官傳》一卷、《臣謨》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節(jié)》一卷、《將謨》二卷、《名將》一卷、《理學(xué)》三卷、《文學(xué)》二卷、《篤行》一卷、《孝行》《義行》《貨殖》《方技》共一卷、《心學(xué)》三卷、《列女》一卷。按:二十二史皆列后妃於《傳》,惟《后漢書》以后為《紀(jì)》,為后儒所譏。元錫獨尊用之,殊為乖剌。他如分《臣謨》、《名臣》、《將謨》、《名將》,又別《篤行》、《義行》於《孝行》之外,則皆元錫之創(chuàng)例,繁碎亦甚。至於《道學(xué)》之外別立《心學(xué)》一門?荚a之學(xué)淵源於王守仁,而不盡宗其說。當(dāng)心學(xué)盛行之時,皆謂學(xué)惟求覺,不必致力群書,元錫力排其說,別《心學(xué)》於《道學(xué)》之外,其說固是。然史者紀(jì)一代之政事,其他皆在所輕!端问贰穭e《道學(xué)》於《儒林》,已為門戶。此更別《心學(xué)》於《道學(xué)》,是學(xué)案而非國史矣。若夫史家之例,必列《外戚》、《宦官》於各傳之后。茲先《外戚》,次《宦者》,而《臣謨》諸傳又次之。次序顛倒,尤不可解。至以張璁、桂萼列於《臣謨》,則曲筆更不免矣。
卷五十 史部六
○別史類
《漢藝文志》無史名,《戰(zhàn)國策》、《史記》均附見於《春秋》。厥后著作漸繁,《隋志》乃分《正史》、《古史》、《霸史》諸目。然梁武帝、元帝《實錄》列諸《雜史》,義未安也。陳振孫《書錄解題》創(chuàng)立《別史》一門,以處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者。義例獨善,今特從之。蓋編年不列於正史,故凡屬編年,皆得類附。《史記》、《漢書》以下,已列為正史矣。其岐出旁分者,《東觀漢記》、《東都事略》、《大金國志》、《契丹國志》之類,則先資草創(chuàng)!兑葜軙、《路史》之類,則互取證明!豆攀贰贰ⅰ独m(xù)后漢書》之類,則檢校異同。其書皆足相輔,而其名則不可以并列。命曰《別史》,猶大宗之有別子云爾。包羅既廣,六體兼存。必以類分,轉(zhuǎn)形瑣屑。故今所編錄,通以年代先后為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