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卷五十 史部六
《宋史質(zhì)》卷五十 史部六
《宋史質(zhì)》·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煥家藏本)
明王洙撰。洙,字一江,臨海人,正德辛巳進(jìn)士,其仕履未詳。是編因《宋史》而重修之,自以臆見,別創(chuàng)義例。大旨欲以明繼宋,非惟遼、金兩朝皆列於外國,即元一代年號亦盡削之。而於宋益王之末即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稱德祖元皇帝者承宋統(tǒng)大德三年,以太祖之曾祖追稱懿祖恒皇帝者繼之延祐四年,以太祖之祖追稱熙祖裕皇帝者繼之后至元五年,以太祖之父追稱仁祖淳皇帝者繼之至正十一年,即以為明之元年。且於瀛國公降元以后,歲歲書帝在某地云云,仿《春秋》書公在乾侯,《綱自》書帝在房州之例;奶沏V,縷指難窮。自有史籍以來,未有病狂喪心如此人者。其書可焚,其版可斧,其目本不宜存。然自明以來,印本已多,恐其或存於世,熒無識者之聽,為世道人心之害,故辭而辟之,俾人人知此書為狂吠,庶邪說不至於誣民焉。
卷五十 史部六
○別史類
《漢藝文志》無史名,《戰(zhàn)國策》、《史記》均附見於《春秋》。厥后著作漸繁,《隋志》乃分《正史》、《古史》、《霸史》諸目。然梁武帝、元帝《實錄》列諸《雜史》,義未安也。陳振孫《書錄解題》創(chuàng)立《別史》一門,以處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者。義例獨善,今特從之。蓋編年不列於正史,故凡屬編年,皆得類附!妒酚洝、《漢書》以下,已列為正史矣。其岐出旁分者,《東觀漢記》、《東都事略》、《大金國志》、《契丹國志》之類,則先資草創(chuàng)。《逸周書》、《路史》之類,則互取證明!豆攀贰贰ⅰ独m(xù)后漢書》之類,則檢校異同。其書皆足相輔,而其名則不可以并列。命曰《別史》,猶大宗之有別子云爾。包羅既廣,六體兼存。必以類分,轉(zhuǎn)形瑣屑。故今所編錄,通以年代先后為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