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藥的心得的淺識
精品源自歷史科 【關鍵詞】 行氣;降氣;破氣 以理氣藥為主組方,具有疏暢氣機,消除氣滯功效,調(diào)整臟腑功能。氣病的范圍頗為廣泛,今以陳皮、青皮、枳實、枳殼為例談行氣、降氣、破氣的個人淺識。 1 陳皮 陳皮味辛苦,性溫,是常用的理氣藥,并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消脹止嘔,祛痰止咳,理氣開胃。 1.1 消脹止咽 因肺胃氣滯而致的胸悶、上腹部脹滿、惡心、嘔吐、胸腹脹痛等癥,可用本品配合枳殼、半夏、蘇梗、蘇子等同用,兼有胃熱見苔黃,喜冷飲的可加黃芩、川楝子,兼有胃寒見苔白,喜熱飲、喜熱敷的,可加茯苓、蒼術等。 1.2 祛痰止咳 對于中焦?jié)裉瞪戏富蛲飧酗L寒導致肺氣不利而產(chǎn)生的咳嗽、痰多胸悶、不思飲食、苔白、脈滑等癥,常以本品配半夏、茯苓、蘇子、杏仁、葶藶子、前胡等同用。 1.3 理氣開胃 對中焦氣滯、食欲不振等癥,可以本品配合麥芽、谷芽、神曲、山楂等同用。 在使用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熟地、生地等藥時,如配合陳皮同用,則可免除胸悶、中滿、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從而更充分發(fā)揮諸藥的補益功能。在《本草備要》中有陳皮“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能和,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升藥則升,降藥則降,為脾肺氣分之藥。調(diào)中寬胸,導滯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臟”的論載,充分說明了陳皮的功用。陳皮一般用量為3~9 g。本品性味香燥,久用可耗傷正氣,無氣滯者勿用。 2 青皮 青皮味苦辛,性溫,功能破氣消滯,舒郁降逆,并能治疝疼痛。常用于肝氣郁結、疝痛。 2.1 肝氣郁結 由于肝氣郁結而致胸膈脹悶、氣逆不食、脅肋痛脹、善怒、氣滯胃痛等癥?捎们嗥て茪饨Y,疏肝郁,常與枳殼、蘇梗、香附、檳榔、厚樸、陳皮同用。 2.2 疝痛 肝主疝,青皮能破氣平肝,引諸藥至肝經(jīng),配烏藥、川楝子、吳茱萸、小茴香、橘核等可治疝痛。天臺烏藥散中就用青皮破氣平肝。也可用于睪丸結核、睪丸炎、前列腺炎等病出現(xiàn)睪丸墜痛、牽引小腹疼痛、會陰墜脹、喜暖畏冷等癥。 青皮破氣,辛溫而散,苦溫而降,偏用于脅肋疼痛,破肝經(jīng)氣結。用量3~9 g,氣虛者慎用,無氣滯及多汗者不用,不可用過,久用,恐傷伐正氣。 3 枳實 枳實味苦性微寒,主要功用是破氣、消積、導滯、除痞。常用于胃腸結氣、膽囊炎、胃腸積滯。 3.1 胃腸結氣 枳實善于破泄,胃腸結氣對心下疼痛、胃脘硬脹、腹脹、腹痛、大便不暢等癥效果良好。常與枳殼、木香、檳榔、神曲、麥芽、山楂、大黃等配伍使用。 3.2 膽囊炎 對膽道感染等引起炎癥的脘腹脹滿、嘔逆、食物不下、兩脅脹痛等癥,可用小柴胡湯減黨參、甘草,加枳實、檳榔、大黃、芒硝等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應隨癥應變加減。 3.3 胃腸積滯 枳實有下氣導滯、通便功能,常用于胃腸積滯而大便秘結之癥,可與大黃、厚樸、芒硝、瓜蔞、檳榔、大麻仁等同用。例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等。 枳實有很強的破氣結作用,氣結而成的堅積用枳實破其氣結,氣行則積消;氣結而痰阻者,用枳實破其氣結,氣行則痰行;氣結而胸脘痞悶,胸痛者,用枳實破其氣結,則痞悶自除。枳實一般用量為1.5~9 g,孕婦慎用,氣虛中滿、氣陷便溏、胃虛不思飲食者禁用。 4 枳殼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功效與枳實相近。但枳殼力緩,主入脾胃、脾肺,偏于理氣消脹,枳實力強,偏于破氣消積。 枳殼配桔梗可寬胸消脹,配檳榔可使胸中結逆之氣下行,配荊芥、防風、紅花、赤芍能治遍身肌膚麻癢。枳殼一般用量為3~9 g。脾胃虛、氣虛者慎用。 5 小結 理氣藥大多辛溫芳香,分別具有行氣醒脾,疏肝解郁,降氣平喘等作用,部分行氣藥還有健胃、祛痰、散結作用。 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本類藥主要對消化道功能有調(diào)節(jié)作用,有的能興奮胃腸平滑肌,使其收縮加強,從而有利于胃腸積氣的排除,消除或緩解痞滿、脹痛等癥狀,或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起到健脾開胃作用。有的則抑制胃腸道蠕動,緩解其痙攣而止痛。有的能抑制過敏介質(zhì)的釋放,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而顯示降氣平喘作用。有的能促進氣管分泌功能,使痰液稀釋而易于排出,起到祛痰或化痰作用。臨床上應針對病情作適當合理配伍。本藥多辛燥,易耗傷陽,故氣虛、陰虛慎用,孕婦慎用。 精品源自歷史科
|